歌曲杂调的最初功用,往往是抒发和宣泄百姓的情感。如《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明代陈继儒在《秋水庵花影集序》中更是直白了当地说:“夫曲者,谓其曲尽人情也。”
水旱兵燹充当了推动地方戏交流的“红娘”角色。
中国地大物博,一地的山川形势、风土人情往往相异,由此产生的歌曲杂调也各具特色、彼此相殊。
古时农业社会安土重迁、交通不便,各地歌曲杂调的交流往往处于阻绝状态。
但在中国古代,水旱和兵燹却充当了推动地方戏交流的“红娘”角色。
古代中国旱灾频繁古代中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繁,而且周期上有逐渐缩短的趋势。
从公元前年西汉建立到年,我国史书所载共发生旱灾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大水灾发生次,也几乎每两年一次,和旱灾频率相仿。
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古代水旱灾害发生情况来看,时代越晚,发生的次数越多。到明清时期,甚至经常发生连年水旱灾。
例如以湖南为例,据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自然灾害年表》统计,连续6年发生旱灾的有2次,连续5年发生旱灾的有3次,连续4年发生旱灾的有3次,连续3年发生旱灾的有8次,连续2年发生旱灾的更是多达15次。而兵荒马乱的岁月,更是不绝于史书,难以胜数。
频繁发生的水旱兵灾,催生了数量庞大的饥民流民。
逃难的灾民他们居无定所,沿路乞讨,卖艺为生,推动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融合,正所谓“个人不幸艺术幸”。
逃难: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
例如被称为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旧称黄梅调,起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
早在唐代时期,黄梅的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清道光九年(公元年),著名学者别霁林在《问花水榭诗集》中描述了黄梅采茶歌的兴盛:“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那为何黄梅戏后来却大兴于安徽呢?其实这和黄梅县灾民逃荒分不开。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
清代乾嘉道(公元—年)的八十多年间,黄梅县水灾不断,大批房屋被洪水淹没,流离失所的灾民只好流落外地,以卖艺乞讨为生。
从此黄梅采茶戏的小调、本戏,就以打莲厢、唱道情的艺术形式流传到邻近的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北等3省50余县。道光至咸丰年间曾任皖南三县知县的何元炳所作《焦桐别墅诗稿》,就是黄梅采茶戏在皖南地区流行的真实写照:“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
流行于安庆的黄梅戏生活锻造了艺术,艺术又丰富了生活。随着黄梅采茶调在安庆地区的流行,当地民间戏曲艺人将这一剧种加工和发展,黄梅戏逐渐成为安庆一朵璀璨的艺术之花。
艺术不一定都是商品,但有时却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大批逃荒的灾民,为了谋生,就将家乡颇具特色的歌曲杂调,配以弦乐歌唱,卖艺求生。
揆之典籍,因逃荒而衍生的艺术形式比比皆是。
清末时期,山西地区旱灾不断,饥肠辘辘的灾民只得背井离乡,四处奔逃。
一波难民往北抵达了内蒙古西部,在大草原上卖唱求生。他们吸收了蒙古族民歌的诸多特色,搭配山西当地的戏曲形式,创造了“二人台”艺术。
因为演唱的多半是家长里短的身边事,“二人台”很受当地牧民和乡民的欢迎。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职业的“二人台”班社。每班一般五至七人,演唱表演的剧目也逐渐丰富,表演水平日益提高,开始由表演唱向代言体民间小戏发展。
还有一批难民往东跑到山东菏泽一带。他们一路逃亡,凄惨哀苦,便用自家地方戏——上党梆子诉说内心悲凉。菏泽当地的艺人们,用本地语言改造上党梆子,创造出菏泽地方戏——枣梆。枣梆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在水灾频发的长江淮河地区,灾民逃荒的例子也很普遍。
淮剧原名香火戏、江淮戏,发源于江苏省境内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东的上河清江、淮安,里河宝应、高邮和下河盐城、阜宁等地。香火戏始于清同治元年(公元年)前后,是与驱邪酬神、祷祀了愿有关的带有娱神性质的表演形式。它的曲调由牛歌、秧歌、田歌、劳动号子等乡音土调融化而成。早期香火戏艺人多是半农半艺,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
香火戏流入江南谓之江淮戏。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年),洪泽湖漫溢,上下河一片汪洋。
江苏洪泽湖部分香火戏艺人逃荒到上海,搭墩子,唱茶馆,演会戏以谋生,当地群众称之为淮剧。
而在湖北襄阳一带流传的“内河小曲”,是由天门、沔阳、汉阳、潜江一带的“俚歌俗曲”嬗变而来。它的诞生,也和农民水灾逃荒密不可分。因天门、沔阳是古“云梦泽”腹地,洪水时常泛滥。每遇水灾,百姓便外出逃荒。穷苦的百姓只能靠敲碟子、唱小曲,作为谋生活命的手段。“内河小曲”因为演唱形式简便灵活,不论稻场、街头、院落、茶楼、酒肆均可表演,所以迅速流传开来。
如果要评选与逃荒关系最为密切的地方戏,那非凤阳花鼓莫属。
凤阳花鼓的代表作《凤阳歌》,便是逃荒乞讨悲歌的经典曲目。
早在明初,凤阳人朱元璋当上大明皇帝。他赐予自己的乡亲凤阳人优惠的超国民待遇:不服徭役不纳粮。
凤阳人朱元璋当时的《凤阳调》歌词赞叹皇恩浩荡: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本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海两岸喜洋洋,咚咚锵……
后来,朱元璋认为江浙富家以前多支持他的政敌张士诚。
为了瓦解敌对残余势力,他和他的继承人陆续把这些富家迁徙到首都南京和中都凤阳。据史料记载,约有15万户江浙富家落户凤阳。
这些被朝廷搜刮一空的富家落户凤阳,本就衣食无着落,更兼胸怀乡愁,内心更是悲怆。每逢蝗灾水患、青黄不接时,这些人就纷纷逃回故地乞讨。
凤阳人以夫妻、母女、兄妹、姑嫂等结伴而行,将花鼓众多乐器中的一鼓一锣取出,作为演唱民间小曲、故事的击节乐器,沿途乞讨卖艺,以此为谋生手段。
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记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乞讨,至明春二三月始回。唱歌曰: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多唱离愁别绪,“歌词哀伤,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凤阳花鼓的演唱分为“坐唱”和“门头唱”两种。“坐唱”在街头、作坊、村头及私人客堂内坐在长凳上演唱,多为长篇叙事性故事。而“门头唱”的唱腔基调是秧歌,表演和伴奏形式均为花鼓小锣。因逃荒行乞时站在东家门前演唱,故名门歌。
今日的凤阳而另一版本的《凤阳花鼓》,清末也有文献记载:有凤阳花鼓灯,姑嫂对唱,“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支凤阳歌,嘚儿飘……”这首歌虽没有直抒逃荒的苦难,却也是“音节凄婉”的卖唱歌谣。
凤阳人行乞四方,便将凤阳花鼓带往了全国各地。例如山西的晋南花鼓,起源于万荣县,后来流行于整个晋南地区。据说晋南花鼓是明朝时期由安徽凤阳逃荒的人们所带来。
而在山东吕剧的形成过程中,凤阳花鼓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