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淮剧 >> 淮剧简介 >> 盐城枢纽变身记

盐城枢纽变身记

那时候的盐城是“纳税大户”,贡献了国家盐税的四分之一。

文│刘建春编辑黄琳

8月7日,一列动车从刚刚完成铺轨的盐通高铁轨道(右)旁驶过

盐城,江苏中部沿海因盐而兴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经济重镇。可是,在铁路盛宴上,盐城却是后来者。一直到年4月,新长铁路开通运营,盐城才首次与铁路结缘。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青盐、徐宿淮盐、盐通、盐泰锡常宜铁路纷至沓来,盐城不经意间已成国家铁路沿海大通道上的关键节点、苏北沿海重要铁路枢纽。

煮海为盐

古代,淮河以南、黄海之滨的盐城一带属于淮南盐场。这里有平坦的滩涂,茂盛的芦苇、茅草,可为煮盐提供大量燃料。

汉武帝时,设置盐渎县,那时候盐城还是一个长里的海中沙洲,沙洲上有座盐亭。县城是土筑的城墙,西面窄,东面宽,就像一个葫芦瓢。盐渎这个县名用了多年,到东晋的时候改为盐城,沿用至今。

隋朝前,人们直接舀海水煮盐,效率不高,产量也低,后来用刮土的办法,把一大片浸透了海水的滩涂刮平,撒上草木灰吸咸水,冲淋后提取卤水,然后用莲子扔进卤水中,莲子不下沉,就说明浓度高,可以熬制了。

唐朝实行榷盐法之后,食盐纳入国家专卖渠道,宫廷衣食、百官俸禄、军饷粮草都靠盐税开支。那时候的盐城是“纳税大户”,年产盐万石,超过7万吨,贡献了国家盐税的四分之一。

宋元以来,盐城制盐业愈加兴旺。北宋时范仲淹带领民工沿着海岸线筑了一条大堤——范公堤。大堤西侧,利用取土留下的洼地,开挖了一条平行于大堤的串场河。一条旱路,一条水路,构成了那个时候盐城的交通大动脉。

堤东是盐场,灶火炽烈、炊烟袅袅,堤西是良田,麦苗吐翠、稻花飘香。堤岸遍植柳树,春景最绚烂迷人,桃花灼灼,柳枝婆娑,清朝一位画家路过时感叹:“柳眼凝烟眠晓日,桃腮含雨笑春风”。串场河里,运盐的木船首尾相接,绵延数十里,一池碧水映照着云朵,夹岸葱茏点缀着白帆。

范公堤和串场河是盐城的经济线、风景线、文化线,沿线的盐场,有的逐渐形成县城,如东台、阜宁,有的形成古镇,如草堰、白驹、刘庄、伍佑、上冈等。

范公堤给盐城带来的福祉,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条纵贯盐城市南北的国道,从阜宁到东台富安那一段路基,正是利用了范公堤。想了解当初范公堤是什么样子,去大丰草堰镇还能看到一段原汁原味的千年古堤。

国道的终点,是上海人民广场,让人感觉古老的盐城焕发了青春,正穿越时空,顺着范公堤向大上海奔去。

梦回江南

在盐城,许多人至今都把睡觉叫作“上苏州”或“上虎丘”。这是怎么回事?时光还需回溯到元末明初。历经战乱,苏北人口损失非常大,盐城海边盐场成为一片旷野,走很远都看不到一个村庄,更别提大户人家了。朔风吹拂着枯芦苇,更让人觉得凄凉。

而元朝末年苏州有人口多万,于是大批民户被迁往苏北,史称“洪武赶散”。当时,移民是从苏州阊门运河码头上船的,阊门,就成了移民后裔心目中的“大槐树”。几百年来,祖祖辈辈传下话来,说他们的祖上来自梦幻般的阊门,那里行人如织、货积如山、船帆如云、黄金百万。

盐城与上海的缘分更是不浅。淮剧本是起源于盐城淮安一带的民间小戏,一场大水灾,使得许多盐城人背井离乡,沿京杭大运河来到苏南和上海,淮剧也在上海生根开花。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任代军长,率领部队转战盐阜大地,陈毅对盐城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充满了感情。上海解放后,陈毅担任上海市首任市长,当时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无法安置,陈毅一下子就想到了盐城,那里有广袤的滩涂原野,去多少人都容纳得下。于是,中共中央华东局与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商定,在当时的台北县(今盐城市大丰区)以四岔河为中心,划出20万亩国有荒地给上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有8万多上海知识青年从十六铺码头乘船到南通,又换乘长途汽车,颠簸大半天,来到位于大丰滩涂的上海农场、海丰农场落户。

因为这块拥有上海户口的“飞地”,如今,许多人把整个大丰都亲切地称为“北上海”。昔日滩涂荒地,已经发展成占地达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农场,这里稻谷满仓、鱼虾满塘,成为上海的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鱼池子。上海市场二成粮食、四成猪肉和三成淡水鱼均产自大丰上海农场,整个盐城,每年销往上海的农副产品超过亿元。

枢纽告竣

盐城与上海,磁石般吸引,有一种特别的渊源,不仅体现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宏大叙事中,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中。上海食品、上海电器、上海服饰、上海口音、上海腔调、上海时尚已经融入盐城的毛细血管。在上海,原籍为盐城的新上海人有30万人,青春往事中带着“大丰记忆”的上海人也是数以万计,而对那些姻缘一线牵的两地有情人来说,上海与盐城上演的是一场血肉凝结成的“双城记”。

然而,盐城去上海,多公里的路程,并非那么顺畅。国道尽管直通上海,但是有长江阻隔,到了南通只能通过通沙汽渡才能过江。年和8年,江阴大桥、苏通大桥相继建成通车,进一步拉近了上海与盐城的时空距离,但是,不堵车情况下至少三个小时车程,与两地人民的迫切期待,还有距离。

打造沪盐一小时交通圈,还需要铁路担纲。在盐城建造铁路的设想,最早出现在孙中山完成于年的《建国方略》中。他计划以盐城海边的新洋港为起点,建造一条东西向的铁路干线,经盐城一路向西,跨越大纵湖至淮安,最终到达汉口。可惜这个宏大计划在旧中国没有办法实现。

年4月,新长铁路开通运营,古老盐都首次响起汽笛声。如果乘火车去苏锡常或上海,可以在盐城站上车,沿着范公堤的轨迹一路向南,到了海安转向宁启铁路,大约4个小时才能到南京站,再从南京站换乘沪宁线列车前往苏州、上海。这一路下来,起码需要五六个小时。

年1月,时速公里标准的盐通高铁开建,目前已全线铺轨,年底将通车运营。届时,从盐城出发的高铁,不用去南京绕路了,可走最近路线,经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过江,理论上一小时可以到上海站。

至此,从渤海湾到长三角、珠三角的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已经彻底打通。盐城也成为铁路枢纽,拥有多个方向的铁路线。往北有青盐铁路,往西有徐宿淮盐铁路,往南有新长铁路和盐通高铁。未来,还有盐泰锡常宜铁路,在江阴通过公铁大桥过江,直插太湖西岸。搭上复兴号的古老盐都,将进一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