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北部,特别是江淮之间的里下河地区,淮剧几乎是城市乡村,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戏。这里特向大家介绍一点关于淮剧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以飨淮剧爱好者。
一、淮剧的起源与演变淮剧,主要流行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苏北淮安、盐城一带,早年曾叫“江淮剧”和“盐淮剧”。后来,由于流行的地区大部分属当时的淮安府管辖,因此,就被定名为“淮剧”。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江淮这一带地区水旱蝗灾连年不断,田园荒芜,农村破产。许多饥寒交迫的农民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到处沿门乞讨,卖唱求施。因此,一些能说会唱的农民就把苏北地区的劳动号子串编成“门谈词”,沿门逐户,边唱边讨,这就是淮剧最早的起源。不过那时还无人伴奏,顶多有一只板子敲敲打打,主要是掌握节拍。后来,因外出逃荒中不乏有夫妻搭档、兄妹结伴或姑嫂联袂等种种情况,很快就把“门谈词”发展到两人对唱。有的逐渐配上胡琴再打一把串板,既有简单的过门,也有把握快慢的节奏,听众也就更加喜爱了。随着对唱水平的提高,故事情节的逐步复杂,发展到多角演唱的“三人六对面”阶段。这时不仅有伴奏.而且分了角色和进行简单的化妆,但多是一人身兼多角,用各种声腔来区别,这大概就是淮剧最早的原型了。“三人六对面”时期的唱戏人已不再是沿门乞讨,而是由听戏的负责供饭或为首的筹款给酬。乡村里逢年过节、出会或大户人家喜庆吉日常常请来这些戏班子热闹几天。这样就使流传范围越来越广,加之她又与这一带的农村社戏——香火戏逐步合流,并大量吸取了当地民间的器乐曲、民歌小调等等,终于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讲究各种艺术效果的一个地方剧种,成了我们苏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乡音——淮戏。
二、淮剧的曲调也许是由于起源时期的影响,淮剧向来注重唱工,几乎每个淮剧剧本都有大段唱词。如传统节目《牙痕记》中“金殿认子”一折,竟有四个角色的唱词都在百句之上,这在其他任何剧种的节目里是极为罕见的。大量的唱词带来淮剧非常丰富的唱腔,而它的唱腔来源也各不相同。其传统的老调主要有:“香火调”。这种曲调是原来香火社戏的主调.最初是从农民劳动号子演变来的。它曲调高亢,结构严谨,一般只用锣鼓伴奏。“老淮调”,又称老淮蹦子。这种曲调长于叙述,唱起来情绪悲愤,色彩鲜明,大段唱词常常是扣人心弦、催人泪下。“靠把调”,这是从徽调演变来的。淮剧在其发展演变期间,受徽剧的影响也很大。所以靠把调开始也叫老徽调。这种调子唱起来雄壮而有力。经过作曲者的加工和演员的舞台发挥,很适合老生、武生或反面人物等多种角色使用。此外,淮剧经常使用的还有“南昌调”、“叶子调”、“跳槽调”等等。到一九二九年,淮剧名演员梁广友、谢长钰在原香火调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诞生出一种新调。一九三二年,这种新调由琴师戴宝雨首次用二胡拉着伴奏,所以取名“拉调”。拉调的诞生推动了淮剧的发展,一度在“淮剧迷”中风行一时,传唱不衰。“淮悲调”,是由老悲调淮蹦子演变来的,其结构和拉调差不多,以后又被艺人们发展创作成“新淮调”,也是谁剧观众比较爱听的曲调之一。到了四十年代初,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在老拉调的基础上又创作出唱腔比较灵活的“自由调”,能适应剧情的多种变化。此外,淮剧常用的还有“蓝桥调”、“十送调”、“下河调”、“劝郎调”和“补缸调”等等,这些都是江淮地区流传很广的民歌小调,字字句句体现出苏北一带的乡音乡情,演唱起来十分优美动听。
三、淮剧的传统剧目淮剧由于流传较久,又是我们江苏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所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传统节目。据说还在“三人六对面”阶段,就有“十打”。如《打灶》、《打刀》、《打店》、《打擂》等等。还由于起源时用于沿门卖唱,因此两个人的对子戏也不少,如《隔帘》、《访友》、《访贤》,《隔墙会》、《楼台会》、《蓝桥会》等等,这些节目虽然短小,但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唱词唱腔都比较丰富,观众也就非常爱看、爱听。淮剧搬上舞台后,其剧目发展的更多也更完美。据老艺人们回忆,淮剧传统节目归结起来主要有“九莲”、“十三英”和“七十二记”。“九莲”是:《兰桥会》中的兰玉莲,《刘全进瓜》中的李翠莲,《土牢记》中的秦玉莲,《阴阳河》中的李桂莲,《吴汉三杀》中的王玉莲,《蔡金莲告状》中的蔡金莲,《刘文秀赶考》中的陆金莲,《大赶考中的窦金莲和《荆钗记》中的钱玉莲。“十三英”是:《陆志春赶考》中的尹凤英,《刘秀走南阳》中的王大英,《玉杯记》中的王二英,《药茶记》中的苏风英,《牙痕记》中的顾风英,《对舌》中的苏迪英,《罗英访贤》中的周桂英,《韩湘子度妻》中的林芦英,《杨天禄招亲》中的穆玉英,《何文秀赶考》中的王鸾英,《刘贵成私访》中的罗凤英,以及《孝灯记》中的陈凤英和王月英。“七十二记”主要有:《土牢记》、《荆钗记》、《玉杯记》、《牙痕记》、《白兔记》、《葵花记》、《红灯记》、《三元记》、《合同记》、《恩仇记》、《药茶记》、《孝灯记》、《骂灯记》、《乌金记》、《断膀记》、《磨房记》、《度妻记》、《朱痧记》、《贩马记》、《大琵琶记》(即《赵五娘》)、《小琵琶记》(即《秦香莲》)等等。淮剧的这些传统节目,当时都是只有一个主要情节,并无固定剧本,演出时全靠演员在台上任意发挥,演员说溜了嘴,唱错了词的也经常发生。但是,作为一个地方剧种,能有这么多传统节目传世,这也是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剧种中很少见到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