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罗周的日程表是这样安排的:在单位值班,修改小剧场昆剧《四次会议》,修改红色题材淮剧《潜行者》,创作粤剧《张九龄》……9月15日,罗周编剧的锡剧《烛光在前》刚刚斩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还没等喘口气,好好体味一下成功的滋味,便又马不停蹄投入到新剧目的创作中。迄今为止,“80后”编剧罗周已完成百余部剧目创作,二度获得中国编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但对年轻的罗周来说,最令她骄傲的还不是这些荣誉,而是她能投入到一批红色题材的创作中,以一个年轻编剧的视角去挖掘历史,感知初心,自己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能量。从以雨花台革命烈士丁香为原型创作的现代越剧《丁香》,到昆剧《瞿秋白》、话剧《新华方面军》,以及这次获得文华大奖的锡剧《烛光在前》,罗周的红色题材创作最迷人之处在于,她对人的刻画,对人性的开掘,对精神的提炼,展现了革命年代一批年轻人对光明的向往、求索和为美好的新中国勇于献身的精神。她以作品和那个年代的青年对话,也和自己对话。红色题材作品,因为大多史有其人,故而创作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史实。罗周以格外严谨的态度,搜集阅读大量史料。创作《瞿秋白》,她多次赴常州采风,阅读了数百万字的史料。创作《烛光在前》,她根据《张太雷年谱》和其女张西蕾的回忆录,给张太雷的妻子陆静华做了事无巨细的人生年表。写《新华方面军》,她除了书籍资料,还翻阅了数以千计的《新华日报》老报纸。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革命者真挚的灵魂、崇高的人格扑面而来。“学习的过程,也是心灵一次次被冲击、被洗涤的过程。”罗周动情地说,“翻阅那些史料,感受到革命烈士不再遥远、不再陌生,他们是一个个热情奔走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为了振兴中华,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用尽全力地去战斗。”高贵的人格、坚定的信仰,在罗周笔下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瞿秋白》中,慷慨高歌《国际歌》、八角亭前从容留影、谈笑自若“此地甚好”……将一个高贵、浪漫、通达、快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于昆曲舞台。罗周最难忘的是,《瞿秋白》演到秋白端坐就义时,观众们都在静静地流泪。“台上台下,大家听着《国际歌》流下热泪。”这一刻,罗周心里也是一片澄澈。“原来,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为追索光明慷慨赴死,百死何惧?百死何憾!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红色题材剧目之写作,关键在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