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大码头评淮剧秀才审妻我们都

「本文来源:文汇报」

戏剧源于生活、表达内心,在彰显现实主义的过程中给予人以哲理性的思考和感悟,什么是好的戏剧?倘若有一部剧,里面可以有那么一个点能够引起共鸣、发人深省,那它于我而言,就是一部好的戏剧。《秀才·审妻》,这部既凸显两代读书人苦读为官的理想,又反映读书人之妻面对现实生活所作不同抉择的剧目,在梦想与现实的纠缠之中,引发对人性的深思。

淮剧《秀才·审妻》由《逼休》和《审妻》两折剧目组成,如果说清代背景下的《审妻》是居于舞台表现中的现实位置,那汉代背景下的《逼休》更像是一篇回忆录,而汉代的朱买臣也似是清代马秀才在谋官之路上的前影,《逼休》中朱买臣与崔氏的夫妻性格在《审妻》中似乎进行了置换,两对夫妻,两方对比,最终被拼凑成为一条连贯且富有深意的线索。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宛平剧场上演的《秀才·审妻》隐藏了开场时由两位衙役最先出现的对话片段,而是将衙役甲、乙的出现安排在两折剧目的中间过渡段,并通过他们二人对朱买臣与崔氏后续故事的讲述,以承上启下的方式巧引入到《审妻》故事的舞台现实中。

纵观淮剧的多篇剧目,无论是《新乌盆记》、《半纸春光》,还是《秀才·审妻》,似乎“悲”的核心思想始终贯穿剧目的始终。的确,相对于喜,悲的情怀更能刺入人心,淮剧的出现像是一鸣警钟,当我们习惯于忠孝节义、禀然正气时,它却从反向的角度抨击我们以立的视角深思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秀才·审妻》中,编剧将汉代与清代发生的故事本身与其背后的人文内涵相结合,借以以小见大的手法比拟,在小事的“悲情”中,关照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生活状况,继而通过乐队与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以音乐速度的快慢变化及旋律线条的曲折延伸呈现人物的复杂身段和情绪冲突,从而将剧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得更加立体。

《秀才·审妻》可以说是一出极具现实意义的剧目,它聚焦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为官之路,从家庭生活中柴米油盐的小事牵引出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再慢慢放大,继而反观人性在不同语境下的多重性格。尽管是两则身处不同时空的故事,但却面临同样的问题:一个家庭,居于陋室之中,读书数十载,赚不得半点米钱,在所谓的梦想与现实之间,该何去何从?《秀才·审妻》既能带动观众情绪上的悲恸哀愁,也能引发内心深处的愤懑忧伤,也许我们厌恶崔氏忘恩二十载的夫妻情感而逼迫朱买臣写下改嫁休书,力图鸾凤分飞,但倘若没有崔氏的逼休,兴许也就没有朱买臣后来平步青云,载入史册的腾达;也许我们愤恨马秀才不分皂白,为己前途而对己妻怒喊“大胆民妇”的乌有官瘾,但倘若没有马秀才的审妻,也许便不会懂得妻子卖簪换鸡、惟愿不离不弃的那份真情陪伴。兴许,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无从去以一个绝对的视角来评判他们的对错与否。

当帷幕落下,走出故事,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扮演着剧中的角色,重复着他们的经历。

作者:李玉杰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