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作淮剧皇后,上海一系列活动纪念

今年正值淮剧一代宗师,“筱派”旦角表演艺术创始人筱文艳诞辰周年,8月5日,“纪念筱文艳诞辰周年演出季”系列演出季及活动在上海正式拉开序幕。此前,上海淮剧团自3月起就推出“淮音雅‘云’追溯大师戏曲年华光影”线上展播、直播活动,与戏迷们一同“云”赏大师风采,走进筱文艳先生的戏曲人生。

纪念演唱会大合影活动开幕当天,上海江苏两地淮剧(院)团长相聚一堂,举办了筱派艺术传承暨淮剧青年演员培养工程研讨会,“生我不负淮剧情——筱文艳特展”也在上海淮剧团·淮音之家展厅正式揭牌。当晚,上海淮剧团几代演员和淮剧界名家悉数在逸夫舞台登台,举办了一场隆重热烈的纪念演唱会。8月6日,戏剧专家共聚“纪念筱文艳诞辰百周年座谈会”。而在下周,“筱派”代表作《三女抢板》《女审》《琵琶寿》将于8月8日、9日、11日陆续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

纪念筱文艳诞辰一百周年海报在系列活动开幕当天的淮剧(院)团长高峰论坛上,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表示,这次邀请沪苏两地一起举办活动,因为筱文艳先生不仅是上海淮剧团首任团长,也是淮安人,她是淮剧瑰宝,更是淮剧界共有的财富。在大师担任上海淮剧团团长期间,在美学审美的确立、表演形式的创造等方面,她都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她也是淮剧剧种的宗师。她的所思所行有着上海戏曲文化、江南文化的印记。

演出现场龚孝雄介绍,上海淮剧团近年来的规划是想通过10年的时间,将“九莲十三英”传统老戏慢慢恢复。高举筱派旗帜,在传承上作努力。紧抓传统戏,不断坚持淮剧本体的基础上,增加当代的审美现代感,音乐的现代感等。希望以后能带更多创新的传统剧目带到江苏进行交流。今年,我们还作了剧目集和唱腔集,这些项目上海淮剧团有责任去做,珍惜现有的资源,不断整合,有所记录,代代流传。“淮剧艺术的发展,百年来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淮剧艺人、淮剧的前辈、淮剧的艺术家在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淮剧。”上海淮剧团艺术总监梁伟平说,在淮剧的弘扬及发展之路上,筱文艳先生便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她创造了《白蛇传》《蓝桥会》《女审》《秦香莲》《三女抢板》等无数经典淮剧剧目。

筱文艳《女审》筱文艳的从艺经历堪称一部淮剧艺术的发展史,而她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传奇。从小随父母逃荒到上海,被辗转卖给戏院中人,童年坎坷的她最终成长为一代“淮剧皇后”、“淮剧泰斗”。筱文艳不仅创立了淮剧著名的“自由调”,塑造了无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为后人留下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及脍炙人口的唱腔唱段,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淮剧表演风格。剧作家罗怀臻在为《筱文艳演出剧目选集》《筱文艳唱腔曲谱选集》作的书序《淮剧的元神》中写道:“筱文艳之于淮剧的最大贡献就是推动了淮剧艺术发展的三个转型——从乡村到都市,从广场到剧场,从草台到舞台。淮剧的三个转型,成就了淮剧的当代品格,也折射出二十世纪中国戏曲各个剧种发展与蜕变的共同历程。所以,筱文艳是当之无愧的淮剧‘元神’。”

此次纪念活动就是希望缅怀筱文艳先生淮剧艺术的一生,总结“筱派”艺术的形成、发展和艺术成就,促进淮剧界大合作,推动淮剧艺术发展。

为此,除了高峰论坛和座谈会,此次系列演出也是群英荟萃,共唱淮音。8月5日纪念演唱会上,不仅有上海淮剧团多位名家登台,还邀请了陈澄等淮剧界名家,共同向淮剧大师筱文艳致敬。演唱会还注入“淮剧新势力”,青年演员也在演唱会上秀出新一代青年戏曲人的风采。

演出现场三台筱文艳代表剧目也各有特点。淮剧《三女抢板》原系老艺人徐扣成说的幕表连台本戏一折,在年挖掘传统剧目中,由何叫天口述,整理改编而成,年上海市人民淮剧团首演于贵州剧场,何叫天和筱文艳共同演绎。当年一经公演就掀起一股各剧种移植上演的风潮,湖南省湘剧团根据此剧改编成的《生死牌》享誉全国,并被摄制成电影,香港影业公司也拍摄了同题材影片。年,上海淮剧团在纪念淮剧老生泰斗何叫天诞辰周年之际将该剧进行复排上演,之后也作为巡演剧目之一,常演不衰,屡获好评。今年再度演绎该剧也是对大师的一次致敬。

淮剧《女审》是筱文艳最为知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淮剧的‘骨子老戏’,筱文艳塑造的这版秦香莲的故事,来自民间,为民说话,为民抒情。尤其是‘三大板’,铿锵有力。在《女审》这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筱文艳对于改革传统的勇气与决心。在年纪念筱文艳先生诞辰95周年之际,上海淮剧团复排了这部剧目。

淮剧《琵琶寿》则是今年上海淮剧团重新的复排的传统经典。年上海市人民淮剧团首演于人民大舞台。《秦香莲·琵琶寿》俗称《上六堂》,又名《小琵琶》。剧中香莲怀抱琵琶,酒席前认夫唱着六大段词韵各异的曲调。观众对香莲的唱,丞相的念,世美的佯装瞌睡,有“唱不死的秦香莲,说不死的王廷玉,睡不死的陈世美”之说。该剧经长期演出实践磨练,日趋丰富完美,成为淮剧保留剧目之一。此次复排,由青年演员邢娜领衔主演。

据悉,此次纪念活动还将推出《筱文艳演出剧目选集》《筱文艳唱腔曲谱选集》,通过书籍记录的方式将宝贵的淮剧历史、文献资料得以保留并代代流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