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罗周,国家一级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曾六次荣获田汉戏剧奖剧本奖,两次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并多次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编剧奖以及多个国家级奖项,代表作有:昆曲《春江花月夜》《浮生六记》《当年梅郎》,京剧《孔母》《大舜》《蓄须记》,锡剧《一盅缘》,淮剧《宝剑记》,扬剧《衣冠风流》,越剧《乌衣巷》,音乐剧《桃花笺》,话剧《张骞》等。
05:00大家好,我是罗周,非常高兴能有这次机会与赣剧院和张曼君导演一起合作青春版·赣剧《红楼梦》。接到这个创作任务的时候,我是感到很大压力的,因为有很多的剧种都演绎过《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名著中的明珠,整理改编《红楼梦》并把它搬上戏曲舞台,是每一个编剧心中的梦想,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我当时犹豫了很久,在张导和赣剧院的全力支持和启发下,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我记得当时张导非常清晰的提出,希望能够以“海棠诗社”作为一个贯穿性的线索。最终的呈现也是如此,通过一个小小的“点”的切入,来投射、折射出巨大的家族的兴衰过程。实际上,它体现的不只是家族的兴衰,对于每一个人的人生来讲,都会有花开的时候,有花谢的时候;有灿烂的时候,也有凋零的时候。这应该是贯穿在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体验,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中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具有极高文化含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创作时思考的另一个“点”就是“名场面”,我们都知道,如果来做《红楼梦》,没有“共读西厢”、没有“识锁”、没有“焚稿”、没有“黛玉葬花”等,似乎对于《红楼梦》而言是不完整的,但如果只有它们,似乎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考虑一方面以“海棠诗社”作为整个故事的串联和载体,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方式,比如闪回、切割、挪移、拼接等,使得这些种种的“名场面”包括宝黛的初识、黛玉的葬花、湘云的醉卧等,都囊括在里面。让观众从点点滴滴中可以看到那些有灵性的少女,她们在大观园里头尽情的生活着、享受着,但也让大家在欢乐的同时就预言到她们最后悲哀的命运。
此次赣剧《红楼梦》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以“十二金钗”为载体的歌队运用。当她们出现的时候,每个人的主音乐都是在吟咏着属于她们的判词,也是她们人生命运的最终走向,观众就会看到在非常美丽、哀伤的过程中,行吟在大观园里。在实际进行创作时,文字方面我是真的很用心,因为我觉得作为后来者,一定是要向曹雪芹致敬的。如何致敬呢?一方面是要承继他在《红楼梦》原著中所表现的思想,然后去截取他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是要用文字的美感去向他致敬。特别了不起的是,赣剧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它仍然是曲牌体,我和曲牌作曲老师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想要在尽情的发挥赣剧音乐特色的同时,能够和文字的美学进行统一。所以在整个《红楼梦》剧本的写作过程中,唱词的写作是非常精心的一部分。
特别期待青春版·赣剧《红楼梦》能够和大家见面,让我们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再一次得到深情的演绎,也特别谢谢整个主创团队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来源:begin-->江西省赣剧院end-->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