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戏剧奖守正创新的淮剧新生代评顾

淮剧青年演员顾芯瑜主演的新版淮剧《赵五娘》从剧本到舞台呈现,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发展创造,是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一次有价值的实践,顾芯瑜通过对赵五娘的角色塑造,让我们看到了淮剧新生代演员的脱颖而出。

《赵五娘》是淮剧比较重要的传统戏之一,在诸多取材于《琵琶记》的方戏曲中,淮剧的演绎将乡土气息和人物气质较完美的融合而独具特色。其中的大量唱腔不仅是淮剧演员必学必唱,在戏迷观众当中也有深广的普及度。有前辈演员的珠玉在前,对于顾芯瑜来说,塑造赵五娘形象有借鉴和学习的对象,同时也必然会受到更严苛的审视。在这样的前提下,顾芯瑜敢于挑战的勇气首先值得嘉许。

当然,顾芯瑜拥有的不只有勇气。作为上海淮剧团于年招收的“淮四班”的一员,还在戏校学习期间,顾芯瑜便展现了她形象、嗓音以及悟性上的出众,年毕业之际便担纲了毕业大戏《白蛇传》的主演,近年来,她又先后主演了《杨门女将》《纸间留仙》《水漫泗洲》等大戏,充分展示了其文武兼备、唱做俱佳的表演特质,也为《赵五娘》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版淮剧《赵五娘》并不是简单的传统戏复排,上海淮剧团延续了自建团之初对传统老戏“推陈出新”的改编原则,结合地域特征、时代审美,在一度和二度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剧中加强并重新处理了“糟糠自咽”这一具备象征意义的戏剧场面,新增了原来传统戏所没有的“行路”,这一增加更充分表现赵五娘的人生坎坷,同时也发挥了演员出色的身段表现力。而“书房会”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大段唱腔则原汁原味地保留。这样的改编,要求演员既要做好对原有经典的传承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

在顾芯瑜以往塑造的角色中,无论是《白蛇传》中的白蛇还是《水漫泗洲》中的水母娘娘,都是相对端庄的闺门旦或青衣,而淮剧赵五娘却与这些人物有所区别,虽则也是青衣,却更为质朴,身上带有来自底层的力量感。青年演员长期在学习和模仿中寻找舞台感觉,赵五娘已经有许多优秀的旦角演员做出了示范,她如果去依样模仿,最终演一个与前辈们有几分相似的“复刻”版,大抵也是无功无过。但顾芯瑜明显不满足于此,据她自己所说,为了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赵五娘的内心,她曾真的就着凉水吞过粗糠,就为了寻找赵五娘那一刻无助和凄凉。因此在新版淮剧《赵五娘》的呈现中,顾芯瑜在“房会”等场次中做好了对淮剧经典的传承,又在“行路”中发挥自身特点,有了新的创造,并且将传承和创造和谐熨帖地融合在赵五娘这一人物身上。

从首演到最近一次演出,可以明显看出顾芯瑜仍在不断进步,能够想见在这个人物的创作过程中,演员是经过了一番“自我重塑”的磨砺的。敢于主动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立住了一个属于青年演员的赵五娘,守正创新的淮剧新生代,未来可期。

作者:朱蓓蕾

图片:祖忠人摄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