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方翔潘高峰江跃中
“中国人不太会到纽约去看京剧,对于外国人来说,到上海来希望看到什么呢?”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昨天下午在政协分组讨论中抛出的这个问题,引起了众多委员的热议。在黄昌勇委员看来,越是要建设全球化的城市,我们越应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戏曲要充满自信,上海应该有多一点的传统戏曲的专门演出的标志性剧场。
沪剧《雷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黄昌勇委员介绍,新年伊始,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启幕。戏曲中心是西九文化区全新的世界级表演艺术场地,香港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戏曲中心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戏曲中心的‘戏曲’,其英文使用的是‘Xiqu’,而不是‘Chineseopera’,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据悉,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除了粤剧经典剧目,还有包括京剧、昆曲、越剧、评剧等众多的中国传统剧种将陆续登台,其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传统戏曲展演的一个重要中心。
在黄昌勇委员看来,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境外人士到上海来旅游,他们希望了解中国文化,但是从上海目前的表演场所来看,很难看到一个好的驻场演出,同时专门表演中国传统戏曲的场所也并不多,“当年,梅兰芳就是在上海的舞台上被世界所认识,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京剧、昆曲、越剧、沪剧等传统戏曲在上海寻找到专门的演出场所。上海有巨大的常住人口,每年还有近千万入境游客,驻场演出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黄昌勇委员的建议得到了许多委员的认可,不少委员都纷纷抢着发言,“我是来自于这个领域的,我想呼应一下。”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喻荣军说,“现在,我们一谈到演艺,马上想到的就是文化产业,但是要形成产业首先要有足够大的基数。”
喻荣军委员举了纽约百老汇的例子,“百老汇是世界上商业戏剧最集中和发达的地区,可事实上百老汇的存在,是因为大量的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以及更多州立剧院和大学剧院的演出作为基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百老汇就曾遭遇到危机,安全问题严重,观众与票房急剧下滑,正是因为纽约市政府及时地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扶植了大量的非商业性剧团和剧场的创作和演出,从而重新拯救了百老汇。”
在喻荣军委员看来,“今天,我们要在上海建设各种各样的剧院和剧场,除了建设大型的具有标志型的剧场、演艺空间之外,更要着重于中小型演艺场面的建设和开发,尤其是一些旧的工厂厂房、转型的商场、后街街区和老的建筑等,这些就是上海演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把根基做牢了,打扎实了,才能真正地谈演艺产业。
现在每一个大型演艺场馆建设的时候,我都建议他们要配套增加几个小型的演艺空间,哪怕只有几十个座位,也可以与大的场馆形成互动,尤其是对舞台产品来说,这种互动是非常必须的。例如,在爱丁堡,每年的爱丁堡艺穗节期间,就有四五百个各类演出场所,而其中绝大部分的演出空间都是小型的,从几十人到两三百人不等,甚至有许多都是临时搭建的帐篷,可正是这些场所的演出汇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艺术节。而建设和开发小型演艺空间最关键的是激励的政策和适用的标准。在上海,拿静安戏剧谷来说,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后街街区的开发和利用,这就非常好,这是基础。”
作为新委员,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在剧院的管理上却是最有发言权的专家之一,“我觉得对于现在上海的剧院情况应该进行更细致的梳理,虽然上海演艺场所总量并不算少,但能够真正发生演出的并不多,即使是有演出的场所,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定位准确也是一大难题。如果今天演了传统戏曲,明天是海外话剧,后天又变了,对于观众来说,是不能形成记忆的。”
当然,有了好的剧院还是远远不够,更要有能够让海外观众接受的表现形式。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民盟上海市委带来一份《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海派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案,参与调研的上海市政协委员、东华大学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瑾认为,以越剧、昆剧、沪剧、淮剧、上海评弹等为代表的吴侬软语,在传播海派传统文化方面,首先需要在唱词剧本、历史背景、情感价值等方面克服语言瓶颈,用海外观众理解的语言表达来传递传统戏曲中的韵味和内涵,才能向世界讲述多姿多彩的海派文化故事,展现上海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编辑:李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