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这些剧目以歌颂工农兵、歌颂英雄为主,像我们熟知的有《节振国》、《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等等。
然而这些剧目都是经过不断修改和打磨的,而其中很多人名都是改过的,那么你认为改的成功吗?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几出戏。
《智取威虎山》《智取威虎山》是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改编创排的剧目,这出戏中很多角色后来名字都发生了变化。
“少剑波”是这出戏中的重要角色,但是后来这一角色的名字也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变成了“参谋长”。
“白茹”也是这出戏中的一个角色,但是后来也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不再提及姓名,而是以“卫生员”取代。
除此之外,这出戏中还有好几个角色后来的名称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么做我认为还是为了突出主要角色吧!
《杜鹃山》《杜鹃山》是北京京剧团根据王树元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创排的剧目,而这出戏的三个主要角色后来名字都发生了变化。
“贺湘”一角最初是赵燕侠老师饰演的,后来这一角色更名为“柯湘”,而扮演者则是杨春霞老师。
“乌豆”一角最初是裘盛戎大师饰演的,而后来这一角色更名为“雷刚”,而扮演者则是马永安老师。
“温七九子”是这出戏中的反派角色,而扮演者则是马长礼老师,后来这一角色更名为“温其久”,扮演者是王忠信老师。
《海港》《海港》位列八大样板戏之一,而这出戏是根据淮剧改编的革命现代戏,然而这出戏中的角色名字也是发生了变化。
像“金树英”换成了“方海珍”、“刘大江”换成了“高志扬”,除此之外这出戏中还有几个角色名称都曾经发生过变化。
最初金树英的扮演者是童芷苓老师,而方海珍的扮演者则是李丽芳老师。
《龙江颂》《龙江颂》是上海京剧院根据同名话剧改编创排的剧目,这出戏最初主角设定是一位男性,但是后来也是经过不断的修改主角变成了女性。
最初男性主角的名字是“郑强”,后来这一角色变成了女性,而名字变为“江水英”。
其实除此之外很多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角色的名称都发生了变化,有些角色确实变化后增加了艺术性,但是有些角色名称的变化则是与艺术无关,例如革命现代戏《杜鹃山》中“贺湘”变成“柯湘”就不是从艺术角度出发去改变的。除此之外,不仅仅是角色名称,很多剧目的名称也是发生过变化。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