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马过隙,恍惚间故乡的一草一木仿佛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殊不知故乡已经成为回不去的梦。。。
这个地方初来很多人都不认识,但你不知道的是就是这不起眼的地方曾经上过央视一套《大美中国》、央视九套《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并在《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相继有过报道。这正是低调而不失奢华,简朴中透露出高雅。
这片因九条河流汇聚一个小岛而得名的地方,早在尧舜时期就流传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条黑蟒在此兴风作浪、残害生灵,致使周围百姓们苦不堪言。于是东海龙王派了他的儿子前来降服黑蟒,青龙抱着为民除害的信念,在与黑蟒殊死搏斗中最终同归于尽。现在的九条河据说就是九条青龙与黑蟒搏斗时留下的痕沟。而在九条河道汇集的地方冒出了一个大土墩,名曰九龙口,百姓在此修了一座龙王庙,旧时香火曾经兴盛一时,只可惜后来毁于战乱之中。
神奇五谷树
图中可见有一孤岛,据传乃是自然形成,其四面环水、地势平坦,但神奇的是自古以来从未淹过,甚至上个世纪曾经爆发过的特大洪灾也未曾被吞没,因此当地人把这个岛称为“龙珠岛”或曰“沉浮岛”。
在龙珠岛上有一棵五谷树,这棵树有很多神奇的地方,每年结出的果实各有不同,有时像稻谷、高粱、小麦、小米等一类的谷物,有时也会像鱼、虾一类的动物,故而当地人称其为“吉祥树”,而由果实成型情况预判当年发生的事情亦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的地方。据传若果实为稻谷之形,则预示当年粮食丰收;如呈鱼虾之形,则预示当年雨水必然充盈。
此树在国内极为罕见,至于源于何处已不见古籍记载,但传说乃是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后献给永乐帝的的稀世珍宝,后赏赐给告老还乡的建湖籍朝中大臣。
淮剧小镇打造人文旅游内涵
淮剧又称为江淮戏,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广纳其他剧种,与京剧、徽剧及沪剧等均有一定的渊源。早些年主要流行于淮河一带的淮安、盐城等地,因流行的地区当时属于淮安府管辖,故而被定名为“淮剧”。而其广泛深耕于广大农村地区,故而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当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淮剧也走出了江苏,逐渐在上海、安徽等地流传开来,已经成为了国家级地方剧种之一。
淮剧因流传甚久,目前已经积攒了大量的传统节目。传统经典剧目有《孔雀东南飞》、《孟丽君》、《打金枝》、《哑女告状》、《白蛇传》、《岳飞》、《状元袍》、《官禁民灯》等均颇具影响。而地方淮剧团出品的现代剧诸如《剃头匠与理发师》、《家有长子》、《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呐声声》也颇受观众喜爱。
而被称为“淮剧之乡”的建湖,因民风淳朴、好乐礼、文化演绎沉淀已久,(注:在民族英雄陆秀夫即为建湖人:南宋末年,面对元朝的大举入侵,陆秀夫辅弼幼主驻军崖山抗元,战败后负帝壮烈投海,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的民族精神。)是淮剧的主要发源地,年文化部命名建湖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淮剧)之乡"。至今淮剧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古村沙庄的地理和历史风貌为基础,以获得文华奖的淮剧《小镇》为蓝本,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思路改造而成的淮剧小镇,以推广淮剧文化为核心,将艺术融于古村,创造了独特的人文旅游文化。
而沙庄戏苑则以传统的民间设计风格,将戏台与观众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不仅使观众得到了很好的观感反映,而且拉近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从而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对传播传统的淮剧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渔樵耕读,凸显“荷”颜悦色
7月的酷暑天气,抵挡不住荷花满地开的美妙景色,当荷花满地开的场景映照在眼前的时候,不仅让人置身于花海的世界,频频引起游客驻足观赏,而围绕荷花搭建的六角亭则方便了游客近距离欣赏荷花之美,这真是人在花中看,花在心中留。当徐徐的微风飘过,一丝凉风在心田绽放,伴随着荷花在轻风拂过的摇曳生姿,不知不觉想起来那首“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如今的九龙口风景区已出具规模,景区内还有其他特色不一一列举,但打造特色文旅景点,走实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道路已经在路上。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