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古盐之城绽放文艺之花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网南京9月27日电(王天翊)江苏中部,黄海之滨,有一座因盐而建,以盐为名的城,盐城。过去,人们提起它,总离不了旧时“环城皆盐场”的印象。浑黄的滩涂晒盐场上,肤色黝黑的盐民翻动微黄的盐粒,这是盐城褪不去的底色。

近年来,深耕本地特色文化,这片土地上艺术精品频出,铸就了全国瞩目的“盐城现象”,也将盐城印象涂抹成缤纷多彩的颜色。

挖掘历史守住城市的根与魂

自古以来,盐城就是个移民城市,楚汉文化、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各地语言、风俗、技艺与传说在此相遇,让盐城拥有了繁多的“文化种子”。

然而,在盐城本地特色文化的打造和发展过程中,白色海盐文化,仍然成为盐城重点打造的文化名片。究其原因,盐城海盐文化研究者、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副馆长黄兴港说,盐城文化是沿海人民在“煮海为盐”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出的最具本地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海盐文化承载着盐城之名,它是盐城文化的根与魂”。

这个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年,盐城市正式成立海盐文化研究会,40多名研究者开始了对当地海盐文化的研究和系统梳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具有海盐文化的沿海地区中尚属创新之举。黄兴港就是其中一人。

“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如果不去挖掘,就不足以使这一文化历久弥新。”研究会成立后,黄兴港等研究人员先后整理出了《大丰市盐文化资源调研报告》《盐城海盐文化探析》《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初探》等理论成果,为盐城市政府深入了解和进一步发展海盐文化提供了参考,奠定了理论基础。

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总投资1.9亿元的中国海盐博物馆正式开馆,反映海盐和海盐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成果、保护和展示中国海盐历史文物资料。黄兴港也在那之后调入博物馆。黄兴港说:“海盐博物馆的建成,意味着国家和政府认同了海盐文化在盐城的独特地位,作为研究和发扬海盐文化的一人,我们的工作能为盐城的‘主流文化’的弘扬产生积极影响,让我感到荣幸欣慰。”

年,盐城市委市政府将中国海盐博物馆提升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财政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依然投入万元用于中国海盐博物馆提升改造建设,对“海盐文化”的重视可见一斑。

历经3年建设,今年5月,中国海盐博物馆以全新面貌迎接来访宾客。如今博物馆又新增了多件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从原本单纯展示本地海盐文化,发展成全面展示中国海盐文化的主阵地,博物馆每年都能接待来访者60至70万人。

“如果我们没有形成制度去研究、去挖掘,今天我们很可能只能说一句‘祖上是晒盐的’。但我们庆幸我们做了,盐城的海盐晒制技艺和盐民的生活习俗,得以以文化形式展现世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片土地的根与魂。”黄兴港说。

找寻舞台延续非遗技艺生命力

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为盐城遗留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杭春来介绍,目前盐城市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非遗项目29个,市级非遗项目69个,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艺术、习俗散落在广袤乡镇间,等待发掘和保护。

说起当地数目众多的文化遗珠,杭春来显得又自豪又有些心情复杂:“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就是静待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我们很想一个不落地把这些文化遗产存续下去,但毕竟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目前我们侧重去做的,是将这些文化瑰宝尽可能多地推广出去,为它们提供展示平台,在这个市场化的社会存续下去。”

在盐城东台,我们见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台发绣的代表性传承人陈伯余。从事东台发绣创作40余年,陈伯余目前带领着15个发绣工人经营着东台嘉丽发绣艺术厂兼发绣艺术馆。

说是艺术厂、艺术馆,实际只是两层门面房,最让陈伯余惋惜的,是没有一个好场地,将锁在家中的发绣艺术品铺陈开来,展示世人。

陈伯余知道,非遗艺术的“曝光度”非常重要,如果一门技艺从人们视线消失,那么这门艺术就等同于消亡。好在,在当地政府帮助下,陈伯余在更大的舞台找到了东台发绣的“展示台”。

“因为成功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台发绣才获得了许多展示机会。但其实,发绣艺术最初的‘舞台’,是东台市政府领导主动争取来的。”陈伯余说,那一年,东台市领导主动到省里去推荐,将东台发绣加入申遗名单,这才有了如今的省级非遗。从那以后,经由盐城市或东台市政府相关部门推荐,陈伯余将东台发绣带去了世界20多个国家,平均每年都能出省举办1-2次展示展览,并在各种国家、升级比赛中获得1-2个奖项,他深刻地感受到,正是这一个个展示平台延续了东台发绣的生命力。

“仅仅是推荐参赛、推荐参与展示活动,对非遗传承就有非常大的帮助。”陈伯余说,这种宣传和宣介让更多人了解到发绣艺术的美。唯有被人知晓,文化技艺才能传承下去。

从另一方面说,宣传与宣介也打开了发绣艺术的市场。陈伯余工作室就因屡获大奖,在业内做出了品牌和名声,常有国内各地的客人找到他定制发绣作品,工作室也得以运营下去。

“只要有一个人、一个工作室把‘东台发绣’的名声打出去,东台的发绣行业就能发展下去。”陈伯余说,如今在东台已经有17家左右发绣厂,其中还有3家还在盐城开设了销售点。各家各有侧重,为市场提供不同档次的发绣艺术作品,各自找到了生存之路。

陈伯余为东台发绣找寻更多展示平台的行动从未停歇。近两年,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他常带着作品奔赴盐城各个景区,向游人展示。

他也在寻找让发绣“打入”年轻一代的方法。一直坚持走“高档定制”路线的陈老,近些年开发了一些价格亲民的产品。比如,为纪念孩子诞生而制作的胎毛绣,又或是卡通生肖发绣摆件。画了一辈子中国画的老人拿起毛笔画起卡通动物的样子,让人难忘。陈伯余说:“时代不同了,非遗文化的展示平台也更多了,就看我们能不能转变思想,跟上时代,走出新路。”

前人种树制度建设终得力作频出

这些年,让盐城在文艺界扬名的当属“淮剧”与“杂技”。在这两个领域,盐城创作者们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多、揽获奖项之重,铸就了业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