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台剧看江苏乡村振兴这十年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江苏乡村振兴十年交出靓丽答卷,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也被文艺工作者以戏剧的形式“记录”在舞台上。十年来,江苏广大文艺工作者直面时代课题,以人民为中心,扎根基层,创排了上百部大型乡村舞台剧,其中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话剧《枫树林》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村里来了花喜鹊》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从“十年”看“十年”,舞台上演的精彩剧目,漫卷的正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紧扣时代脉搏,写出乡村“行进的步伐”

乡村振兴,写在大地上,演在舞台上。围绕“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重要课题,江苏用近10年的实践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富矿”。

“在江苏,我可能是农村题材戏写得最多的编剧!”“60后”袁连成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是盐城市一位多产剧作家。近15年来,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苏北农村度过,和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写下了40多部乡村题材剧,涵盖淮剧、淮海戏、扬剧、黄梅戏、丹剧等多个剧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常年“泡”在苏北农村的袁连成敏锐地发现,乡村的基层带头人——“村官”身上特别有戏。他用十年时间,为涟水县淮剧团创作了“村官三部曲”:《鸡村蛋事》,一位叫常莹莹的大学生村官来到苏北田庄后,助推老支书转变观念,把村子建成了有名的养鸡村;《留守村长留守鹅》,偏僻的汇水村,村长陆二黑带领留守妇女养鹅致富;《村里来了花喜鹊》,文化扶贫干部“花喜鹊”,返乡工作后利用喜鹊村原有自然、历史条件,挖掘非遗文化“淮海锣鼓”,用文化和乡愁将喜鹊村改造成“最美村庄”,走上一条特色脱贫之路……

为什么对“村官题材”情有独钟?袁连成说,农村是他取之不尽的题材库,农民是他创作乡情的新导航。“过去我在农村采访的时候,发现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了,留守的老人年纪又大了,以致于有的村庄连选村书记都选不出来了。如今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和青年干部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他们为乡村建设带来新的视野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些精彩的变化值得书写。”

十年来,像袁连成这样优秀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精心创作,让乡村振兴“行进的步伐”,在江苏舞台上留下了一个个踏实的脚印。

由省文化厅出品的原创话剧《枫树林》年在南京首演,该剧以吴仁宝、常德盛、郁全和、李元龙、张雅琴等一批江苏好村官群像为生活原型,讲述了南京郊区枫树村村官向南生命最后九十天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位优秀村支书的感人形象。该剧后来又被改编成京剧《向农》。

由滨海县淮剧团创排的淮剧《首乌花开》讲述了“第一书记”于思禾来到大淤村扶贫,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带领村民们通过规模化种植首乌脱贫的故事。在题材上聚焦产业扶贫的生动实践,舞台与现实“零时差”。

围绕一张私人消费发票能不能报销,阜宁县淮剧团的《十品半村官》展开一波又一波喜剧冲突,勾勒出一则“谁来管村官”的现实故事。“小小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不是‘官’却管着‘官’,展现的是我们中国农村文明的进程。”一名观众如此评价。

“黑马村没马,但黑马村的人要以梦为马,还要一马当先……”这是话剧《白马河畔黑马村》中的一句慷慨誓言,喊出了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作为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该剧构建了两代村支书接续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