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刘慧钱超超
好剧本的诞生往往经历反复修改。时隔半年,歌剧《红船》的新剧本正式投入排演。今天,编剧王勇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歌剧《红船》剧本创作的新想法、新亮点。
完工: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变,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部史诗,而歌剧擅长史诗题材的表现。当史诗题材与史诗表现相遇,一定会碰撞出相得益彰的艺术火花。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有义务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王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艺创作的不二法门。我创作的歌剧《红船》,聚焦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进行创作,反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历史,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应该体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王勇:从民族歌剧《红船》年2月初稿完成,截止到今天,即歌剧《红船》正式上演之时,已十三易其稿,还不包括作曲稿、演出稿,微调小改之处更是数不过来。每一次修改都不断有新的元素融入,以期日臻完美。
如,第一幕第一场后部,当中共一大党代表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即将登上画舫前,他们有一段轮唱:“乌镇姑嫂饼名不虚传,嘉兴肉粽滋味长,西塘八珍糕松脆可口,南湖红菱透清香。还有那嘉兴三塔观兴亡,更有那烟雨楼风云酝酿。”
既表现了嘉兴人文历史、民间风俗、地域特色的情景,也体现了一大党代表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心境。
又比如:第一幕第二场、第二幕第二场以及第二幕第三场,毛泽东、李大钊以及众党代表和杨开慧、王会悟等,分别用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独唱、轮唱、重唱、合唱的《我有一个梦》,充满激情地表现了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
再就是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未能参加中共一大给了相应的交待:“为筹款建校舍四处奔忙/为同行去索薪教育部上访,却不忘把共产主义宣讲/却遭到军警逞凶身负重伤。”
还有尾声《让我再看你一眼》,加入了“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的时代主题,突出了历史对当下的观照,彰显了“红船精神”。
王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好戏也不例外。我相对比较满意的修改之处,就是《我有一个梦》贯穿全剧的设计,分别在第一幕第一场,当毛泽东与驱张团的湖南老乡发出“向天之问”后,与杨开慧相见前,毛泽东第一次唱出《我有一个梦》。
还有就是李大钊送张国焘、刘仁静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后,他第二次演唱《我有一个梦》。
最后才是在南湖画舫上,众党代表、李大钊、陈独秀、杨开慧、王会悟和众民众多时空、多声部地演唱《我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沙漠变成草原,沧海变成桑田;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家园;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富强民主的信念;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中国终将站起来,挺立世界之巅。我发下宏愿,从心底祈盼,这个梦并不遥远,这个梦必定实现。”
在此前的剧本和试演中,《我有一个梦》是没有的。当时,我就觉得全剧似乎还缺一曲主题歌,也一直以此为憾。
我曾创作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其中有一曲主题歌“青青的小草”,另一部民族歌剧《天使日记》也有一首“天使之歌”,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最初创作《红船》,情节繁杂,人物众多,略有“群戏”之感,主题歌自然无从写起。随着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情节和人物才更为集中,最终聚焦到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和杨开慧身上,有时候,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有一个梦”也呼之欲出,不仅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必然,更是历史在当年的呼唤,这个梦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王勇:请您走进剧场,静静地坐下,随着时而优美、时而铿锵、时而隽永、时而昂扬的旋律,追忆一百年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壮怀激烈,领略年轻的革命先驱们的当年风采,相信您一定会深深地铭记他们;同时,展望中国共产党像一艘巨轮正乘风破浪驶向远方,驶向永远……
在这里,不谦虚地说,值得建议观赏的地方,处处可见。
比如毛泽东与杨开慧福佑寺的“阔别重逢”,到青山祠的成婚,再到湘江送别。
再比如李大钊扮成车把式,赶着骡车,送陈独秀出前门往天津。大雪纷飞下,望苍茫大地,二人相约建党。
还有当中共一大通过纲领和决议,众代表临行之际,有代表提议喊一句口号,毛泽东深情而深切地喊出一句“中国共产党万岁!”众党代表一齐喊:“中国共产党万岁!”
随后,毛泽东不禁咏叹:“万岁,轻声地呼唤,见证这一刻瑰伟。告诉天空,把梦想放飞,开天辟地永不消褪;告诉江山,将初心滋培,敢为人先风云应对。万岁,大声地呼喊,见证这一刻荣晖。告诉时间,这一瞬无悔,从此定格年年岁岁;告诉未来,这一点星辉,点亮满天星辰不坠。万岁,此心长相随;万岁,此梦犹可追。万岁,在南湖上空萦回,在中国上空萦回,在历史的长空里萦回。”令人荡气回肠。
最后不容错过的是尾声,您将看见一艘红船从百年历史长空中驶来:“临行前,让我再看一眼;那霞光,将你辉映成红船。从这里启航,你将驶向远方;从这里启航,你将驶向未来;从这里启航,你将驶向永远。也许我看不见,我们已经看见,秀水泱泱,红船依旧,行驶在我们心间。也许等不到那一天,我们已经走过一百年,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我们已经走到今天。只要坚持,小船终将变巨轮;只要坚持,梦想一定会实现。只要坚持,红船将驶向更远更远。啊,红船!从南湖岸边,驶向那梦的彼岸。啊,红船!从南湖岸边,驶向那梦的永远。驶向永远……”
王勇:百年峥嵘路,让我跟您走;百年壮阔行,继续跟您走,走向远方,走向未来,走向永远。
王勇(笔名:咏之)
歌剧《红船》编剧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艺术管理及戏剧创作和研究。
曾创作并上演人偶剧《鹿回头》;话剧《国之大臣》;儿童剧《飞啊飞》;歌剧《星海》《呦呦鹿鸣》《天使日记》;舞剧《红高粱》《天边的鼓声》;喜剧《生死之间》以及戏曲《英子》(京剧·黄梅戏)、《藏羚羊》(京剧)、《大漠昭君》(京剧)、《项羽》(京剧)、《墙头马上》(京剧)、《告别迷茫》(京剧)、《等你一百年》(赣剧)、《百年苍翠》(琼剧)、《海殇》(吕剧)、《小裁缝》(淮剧)、《路魂》(上党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河北梆子)等不同戏剧品种和戏曲剧种二十余部,曾荣获中宣部第八、第十三、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化部第八届“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第十四届“文华大奖”、“文华大奖特别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艺术节大奖”;-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化部第五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编剧奖”;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编剧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最佳编剧奖”;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蝉联第二十一、第二十二届“曹禺剧本奖”等。
创作并拍摄电视剧百余集;出版《萍踪集——咏之剧作选》、小说《玉堂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理论评论数十万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