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为何融融什么怎样融

12日,为期3天的全省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究班结业。会场内外,大家围绕“为何融、融什么、怎么融”进行交流探讨。

“组建文化和旅游部门,不是‘1+1=2’的简单物理叠加,而是要产生‘1+12’的融合化学反应。”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

为何融——

“无文不远”,顺应消费升级趋势

中秋又至,淮安市洪泽区蒋坝老街里的云沧海民宿,早已“一房难求”。这家把当地原乡风情和渔家文化、河工文化等融合在一起的民宿,让游客“为了一间房,奔赴一座城”。

从“到此一游”到“在此停留”,江苏家“诗意栖居”的民宿成为夜间消费新选择。“去哪儿玩”逐渐取代“吃了么”,成为人们聊天的常用语。据统计,江苏人人均年出游接近三次,游客越来越喜欢去文博场所看展、去乡村度假,追求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品质旅游。文旅融合,顺应的正是文化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和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方面,以文化赋能,推动旅游优化升级。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泊秦淮近酒家”“烟花三月下扬州”……江苏城市文脉绵长,“学习强国”APP平台即将推出“一诗一景”专栏,以诗景融合推介江苏。目前我省有A级景区家,其中5A级景区23家,数量全国居首,但“千景一面”等现象依旧在,部分文旅项目“看山还是山”。“无文不远”,这就必须通过文化赋能,对旅游资源辉映升华。

另一方面,以游为载体,助力文化高效能传播。

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自去年8月在苏州沧浪亭首演,迄今已近百场,不少观众来苏州专程为看演出;南京博物院去年参观人数平均每天过万……随着旅游目的地由近及远、从国内拓展到海外,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等世界文化遗产,周庄、同里等古镇古村,都成为入境游客打卡胜地。“庞大的旅游群体,赋予文化传播更大能量。”省文旅厅对外交流处处长叶凌波认为,旅游愈发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江苏旅游由‘大’到‘强’的跨越,需将人文底蕴与旅游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把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文化要素注入提升旅游品位、增加旅游附加值。”杨志纯说。

融什么——

能融尽融,找准最大公约数

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异彩纷呈,大运河、古典园林、明城墙古今交映……文旅融合,产生美的“溢出效应”,究竟该在哪些领域融?

“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找准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成为共识。

江苏文旅资源丰富,唯缺对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创意表达,这就需让文化内涵发掘与旅游品位提升相融合。“文化旅游的本质是把抽象文化‘文而化之’,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美,将‘创’与‘美’相结合。”灵山文旅集团董事长吴国平说,文化内涵的挖掘既要靠文化创意,又要靠现代表达,无锡拈花湾禅意小镇对禅文化进行创新性解读与传承,使灵山蝶变为高品质“网红”度假地。

一部艺术精品、一台有影响力的演出,往往会产生受众的“集聚效应”,要让艺术精品创作与旅游空间拓展相融合。淮剧《小镇》获国家文华大奖,盐城市文旅局局长季德荣介绍,该市正着手围绕舞台上的《小镇》,推出实景版“小镇”。打造更多文旅融合品牌,还需规建一批小剧场,推出一批实景旅游演艺,提供“白天观景、晚上看戏”全天候旅游体验。

“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也是最好的传承。让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依托文物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遗产旅游、研学旅游,才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扬州市副市长余珽表示,作为“运河第一城”,扬州以大运河为主题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瓜洲古渡遗址公园等文旅项目,沿运河布局打造马可波罗花世界等景点,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吸引大批游客,扩大影响力半径,前不久扬州一举荣获“东亚文化之都”。

梨园赏花、农家采摘、温泉度假、果品加工、农家乐……在盐城大丰恒北村,“一根枝条”带动一条产业链。去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6%。“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开拓融合发展新空间,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热点,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撑,实现美美与共。”杨志纯说。

怎样融——

大道于行,项目化转“时”为“势”

文旅融合重在大道于行。融合发展理念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把文旅融合发展的“时”转化为往实处落、往高处攀的“势”。

作为崭新实践,文旅融合既要找准“突破口”“着力点”,也要“搭好台”“唱好戏”。

不久前闭幕的年百戏盛典,在38天里呈现56场高水平演出。活动期间,昆山整合资源,推出“古镇休闲之旅”“戏曲文化之旅”“戏曲游学之旅”3条精品线路,让游水乡古镇与赏戏曲文化相得益彰。“搭好舞台,唱百家戏,不仅成为振兴戏曲的有效抓手,也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苏州市副市长王飏说。

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苏州创博会、无锡文博会、常州动漫周……全省各地深度挖掘和生动展示地方特色文旅资源,助力“诗和远方”联袂演绎出别样精彩。

文旅融合,还要用好用火文化场馆、旅游公共场所等阵地。我省拥有数量众多、品质较高的各类文化场馆,13家各类博物馆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去年接待游客万人次。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当晚,南京博物院举办“博物馆奇妙夜”,吸引超过名观众夜游博物馆。

“旅游已从简单的观光演变到体验当地的文化景观。”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这就要求各类文化场馆适应游客参观、休闲、购物新需求,完善设施功能、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有体验的“文化客厅”。

文旅融合,要以高水平融合推进高质量创建。11日,南京江宁区、秦淮区和徐州贾汪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文旅融合、城乡一体、主客共享,“处处有景”“处处有文化”成为三个示范区的共同特征。

“既注重用旅游彰显文化创建的价值,也注重用文化提升旅游创建的内涵,把更多的旅游创建项目打造成文旅融合精品。”杨志纯说。

记者付奇见习记者颜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