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剧场纪事》品读经典,品味生活;善读美文,天天分享。老夫为您遴选优秀文章作品,让美妙的文字陪伴您的业余时光。今天为你分享:《老剧场纪事》作者:邹德萍(网名:键上世界)来源:射阳日报
老剧场纪事
国庆节前夕,历时近两年筹建的射阳县淮剧文化剧场落成,举办了“喜迎国庆戏剧名家演唱会”首场演出,为戏迷朋友们增添一处文化休闲好去处,“有爱小城”文化氛围又浓了几分。在合德人的记忆中,老剧场专指原文化剧场,其间数易其名,但凡上了年纪的人提到老剧场,脑海中立刻蹦出坐落在桥南街和永胜街交叉口的文化剧场。尽管这个剧场始建于年,至今已经历70载风雨,但我对它的记忆却是从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那时,我父亲为落实政策奔波于县城和乡村之间,来去都骑自行车,父亲说是自由自便,其实是为了省下来去几毛钱的车费。我中学刚毕业那年,父亲要我陪着去县水利局,王谷清和陶延寿两位领导把两张戏票给我父亲。我第一次走进老剧场,那宽阔的场容、椭圆形的舞台、红绿黄蓝粉的幕布和侧帘帷幕,深深地吸引了我,从开场到结束一直处于兴奋和新奇中,京剧《沙家浜》优美的旋律、唱腔和人物挥之不去,体会到了什么叫“余音绕梁三日”。那个年代,《沙家浜》从家里的小广播喇叭中不知听过多少次,真的是百闻不如一见。我跟着父亲走出剧场向北,几十步远,向东有条东西向的“好吃街”,街上有各种小吃,老远就闻到在家从未闻过的特别好闻的味道,心里羡慕城里人生活真好,晚饭后进剧场,看完唱戏进馆子。一碗阳春面,几天还回味。又一次坐进老剧场,是县里召开“两会”,作为镇里代表团服务人员,有幸看到了老淮剧《珍珠塔》,剧场内外已修缮一新。射阳宾馆几乎与剧场隔河相望,过了西朝阳桥即到,那次才邂逅了永胜街,目光向西,一眼尽望,青砖街路,昏暗路灯下,烟火人家相闻,乐止戏散,小街却流过一股沉浸在戏中的喜悦。之后多次上县城来办事都行色匆匆,不是“锅不头就是笼不头”。一次射阳淮剧团正在上演《秦香莲》,心里十分想看,可人随便车身不由己,美好的记忆与老剧场擦肩而过。直到年秋天到了射阳广播电视台工作,并住在永胜街上的老广播站的“四合院”,算是真正和老剧场亲密接触。褪去灯光璀璨,自然环境下的老剧场外貌显得青灰清静,门前却天天热闹,摆小摊,做买卖,小杂耍,卖狗皮膏药的,熙熙攘攘。我每天上下班都从老剧场门前经过,渐渐地习以为常,但随着桥南街的拆迁与扩建,看着它由兴到衰,孤零零的守望于后街巷陌。看过好几次演出,却少了当初的激情和期待,少了什么?是变化太快太大,还是在新浪潮中丢掉了不该丢的东西……找不到答案,也没人回复。老文化人在市场搏击中没忘文化,四处奔走呼吁,终为老剧场门口留下可供并排车辆通过的直通车水马龙大街的进出口,应该说老剧场还是幸运的,在老街老铺老房舍化为灰烬的商业氛围中,有人想着、有人惦记,他们在严冬中等待文化的春天。后来因为筹备射阳广电艺术周,排演晚会节目,再次踏进寂寞已久的老剧场,除了无精打采的灯光、褪色老旧的幕布,幕布中间还有一个一尺见长用白线勾缝的“三岔滑子”,让我想起水浒传中好汉们脸上烫的金印。我站在台下,昔日油光水亮的长条木登,虽经改装却灰垢让人依然无法安坐,那次我上台串词时竟然忘词了,心情和老剧场一样窘态。今天,一座雕梁画栋、古香古韵,颇具江淮地域特色的新剧场在老剧场原址落成,“淮”约周三、“淮”聚老街、“淮”韵周课等文化套餐轮流坐庄。座观众厅,集聚文化体验、票友交流、舞台演绎等多重功能,观众在极具中国传统元素的老戏楼里喝茶赏戏,感受地方剧种的艺术魅力。凤凰涅槃,新胜于老,更有理由期待重生后的老剧场明天会更好。
附:邹德萍先生简介---
邹德萍,江苏射阳人(祖籍滨海县正红镇徐大尖),江苏省盐城市作协会员。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坚持业余写作创作,用笔名:邹文、田萍、苏北、林海仁等,共发表刊播各类文章作品二三百万字,先后在人民日报、红旗文稿、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市场报、中华魂、炎黄春秋、世纪风采、情系中华、蓝盾、乡土、今古传奇、新华日报、广州日报、今晚报、羊城晚报等全国主流及省市报纸杂志刊载。在竹海文艺、灌河文学、沿海文学等发表一批。获得省市新闻奖50多项,其他奖项3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