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地方文化史》是年启动的“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出版成果《江苏文库·研究编》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个设区市各设一卷,被收入册的《江苏文库》中。继淮安、苏州、常州之后,《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江苏人民出版社)也已经面世。多年来,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形成了怎样的地域文化,盐城文化展现出哪四种颜色,此书给出了答案。
□本报记者于锋
盐城,为何以“盐”命名
用“盐”字来命名的城市,在国内并不算多。《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开篇就对“盐城”二字的由来作了清晰解读:盐城,古称“盐渎”,至迟公元前年就已置“盐渎县”于今天的盐城市区范围内。“盐渎”二字因何而来,《江苏建置志》如此解释:“以其地产盐,复有运盐之水道,故名。”到东晋义熙九年(),“盐渎县”改名为“盐城县”,这是“盐城”之名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明朝时,“盐城”又叫“瓢城”,这是因为明代所筑造的盐城城池为长椭圆形,“东阔西狭长如瓢”。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拥有广阔的滨海平原和大面积的湿地和滩涂。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盐城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海陆更替,独特的区域地理塑造了盐城鲜明的地域文化。盐城历史上第一部县志的编纂者、明代的盐城县令杨瑞云这样描绘盐城形胜和人文的重要特征:“盐城者,其地则据滨海之胜,其人则多忠孝节义瑰玮之行,其著作则有皇汉之文。”
“盐城卷”主编、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陆玉芹教授告诉记者,有关盐城文化史的论著虽然较多,但多为通俗读物,全面系统的学术研究著作较为少见。此次,盐城数十位高校学者、文史专家组成编撰团队,历时四年完成《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全书49万字,由绪论、正文、结语、大事记等内容组成。正文部分十五章中,前六章按历史时段纵向叙述,展现了盐城文化发展流变、走向近代的六个阶段;后九章分门别类,以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水利文化、教育文化、文学与艺术、方言文化、淮剧与杂技、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专题横向呈现了盐城文化的多彩图景。南京大学著名学者周群教授评价说,“盐城卷”彰显了盐城文化的基本特色,是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盐城文化史”。
白色海盐,浸润盐城多年历史
既往学界的研究将盐城文化分为“四色文化”:“白色文化”指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指新四军文化,“绿色文化”指滩涂湿地文化,“蓝色文化”指海洋文化。而海盐文化则毫无疑问是盐城地区最古老、最深厚的文化底色。《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中辟出专章,深入阐释盐城深厚的海盐文化。
依海生存,煮海熬波。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盐城就一直是我国海盐生产的中心地区之一。陆玉芹介绍,两千年来,从事海盐的生产、运销一直是世代盐城人生活的主要内容,海盐的烙印在这座城市俯拾皆是。比如,海盐催生的地名通名——场、墩、亭、团、灶、垛、荡、总等,在盐城很是常见,它们正是与海盐的生产、仓储、运输管理等相关;贯穿盐城南北的串场河,连接起富安、东台、白驹、刘庄等城镇,它们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繁盛了数百年;历史上生活在盐城的盐商热衷捐资兴学,修建书院,促进了盐城地方文教事业,也推动着滨海市井文化的发展。
历史上,盐城诞生了一批聚焦民生疾苦的诗人,被称为“盐民诗人”的清代人吴嘉纪是其中杰出代表。《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吴嘉纪的悲苦人生和艺术成就。来自东淘(今东台)、年少时从事煮盐工作的吴嘉纪写下了大量反映盐民生活以及描述水灾、兵役的诗篇,如著名的《煎盐绝句》:“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如描写贫苦人民忍饥挨饿、富家子弟醉生梦死的《朝雨下》:“朝雨下,田中水深没禾稼,饥禽聒聒啼桑柘。暮下雨,富儿漉酒聚俦侣,酒厚只愁身醉死……”如表现康熙四年苏北沿海造成数万居民死亡的大水灾《海潮叹》:“飓风激潮潮怒来,高如云山声如雷。沿海人家数千里,鸡犬草木同时死。南场尸漂北场路,一半先随落潮去。产业荡尽水烟深,阴雨飒飒鬼号呼……”《盐城卷》认为,吴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