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提到“夜校”时,头脑中自然会浮现出它所代表的学习场所和夜间课程的形象——这是一个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地方,通常在晚上进行。对于许多人来说,上夜校意味着在繁忙的工作或家庭生活之余,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或取得教育上的进步。首尾相连,将“上海”和“夜校”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割裂感。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真实的上海,却会发现它与人们通常所想象的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大都市同样也是一座文化熔炉,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这里,新潮和传统并存,历史与现代交融。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时尚潮流都发源于此或者在这里得到集中的展现。从Citywalk的风潮到各式各样的街头文化活动,从精致的brunch到风格各异的时髦穿搭,这座城市在人们心中描绘出繁华、多元、国际化的画卷。
“夜校”这个词汇,总会让人想起那些充满历史尘埃的过往。当它从口中说出时,似乎能感觉到一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余温,弥漫着一种朴素而又深沉的文化氛围。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是一种深深的历史沉淀感,似乎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然而,现在的上海,夜校已经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存在。许多年轻人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选择进入夜校,享受一个美妙的夜晚。在这里,一种全新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苏苏(化名)在网上分享道:“周二晚上看到有人端着红酒杯赶地铁,不必感到惊奇。他们只是在下课之后,带着自己未用完的教材而已。”
上海的夜校课程竟然如此抢手,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主办。当8月11日夜校秋季班开课时,竟然有12门课程在短短60秒内被抢购一空,高峰时竟然有超过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这让人不禁想探究:在这文化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的上海,夜校为何会成为年轻人下班后最钟爱去的地方?
1.夜校是如何打败“灯红酒绿”的?
上海夜校的全称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与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夜校教授文化课程的模式不同,上海夜校主要是为了满足上海市民对于艺术的需求,开设的多为芭蕾舞、拉丁舞、非洲鼓、瑜伽、茶道等课程,以及极具上海特色的精品咖啡制作、红酒和啤酒品鉴等课程。
当人们谈论上海夜校的热门现象时,他们经常喜欢用“价格低廉”来概括其主要原因。的确,元12节课的定价确实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其他二三线城市,我们很难找到每课时价格在40元以下的培训班。
然而,实际上,上海的年轻人之所以愿意放弃丰富多彩的夜生活,选择在夜校里踏踏实实地待上一个小时半,并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这么简单。虽然Citywalk是免费的,街边喝酒也只需要几十元一杯,但这些都无法取代夜校所带来的独特吸引力。
对于他们来说,夜校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稳定的支柱,为他们的日常生活设定了规律,告别了加班的生物钟。
在上海这座城市,除了被领导强迫加班的情况外,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职场内卷”的现象。许多员工为了赶进度,下班后仍选择留在公司加班加点地工作,以减轻工作压力和焦虑情绪。当当(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报名参加了夜校的芭蕾舞和拉丁舞课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她开始准时下班,然后骑着电动车前往夜校,一心想着完成课程后再处理其他事情。
同样,苏苏(化名)也因为工作压力大而选择参加夜校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他表示,只有在工作日给自己安排一场夜校课程,才能避免在下班后忍不住继续加班。这些年轻人通过选择夜校课程,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和充实业余生活的方式,进而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在夜校的这一个半小时里,他们完全属于自己,即使不断跳跃让身体感到疲惫,但精神上紧绷的那根弦却完全放松了下来。
夜校也是一个治疗拖延症的好去处。苏苏曾经有过在外面的培训机构上红酒课的想法,但她一直不相信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然而,在上海夜校,如果旷课超过三次,就会被取消下次的报名资格,这无疑对学员起到了很大的监督作用。因此,苏苏和很多人一样,付诸实践并成功坚持下来,通过上课治疗好了自己的拖延症。
此外,夜校也被视为一个可靠的标志。在市场上,各种兴趣培训班层出不穷,而在考虑价格的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比不同的机构和教师,以找到真正有资质的老师和可靠的培训机构。因此,选择参加夜校可以省去这些时间和精力,让人更加专注于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尽管市面上的体验课程价格很实惠,但是去了之后会不断被推销办卡,而夜校里至少没有人要求我办卡,也没有坑蒙拐骗的情况。而且夜校的老师都经过严格筛选,业务能力都非常出色。"当当表示。
在京剧课程中,我们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第四届戏剧梅花奖得主王玉兰亲自授课;在戏曲水袖课中,我们有上海淮剧团的青年演员担任教师;在基础舞蹈班中,我们聘请了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同时也是上海舞蹈家协会会员的老师进行授课。这些在培训机构中都是极其难得的。当然,随着课程的不断增加,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的老师。但是,一旦遇到这类老师,大家通常会在网上发布避雷帖进行曝光。然而,那些教学效果优秀的老师却未必能够在大众中引起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