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时评丨抓住数字浪潮,让戏曲迷住更多年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现在欣赏戏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也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爱好。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90后、00后成为抖音听非遗戏剧的主力,占总观众的52%。同样是去年,年轻人聚集的B站,国风爱好者人数超1.77亿,其中18-30岁人群占比约七成。而戏曲和戏曲元素在年轻人之间的流行,离不开许多从业者在大小屏幕背后对戏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王佩瑜曾在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中,将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喜欢京剧的人和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这当然有夸张成分,但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京剧对于普通人的吸引力。应该说,戏曲本身并不缺乏魅力,每种戏曲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都是有着一定群众基础的。问题是,如何改变观众凝固已久的刻板印象,如何打开普通人尤其年轻人欣赏戏曲的大门。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戏曲与年轻人之间是绝缘的,但随着短视频等技术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戏曲受众和潜在受众。例如,有平台曾发起“我变脸比翻书还快”挑战赛,让用户使用川剧变脸特效,播放量超过65亿,其中年轻人是参与主力。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用东方美学结结实实地打动了年轻观众,收获了万元票房,也打破了戏曲电影历史票房纪录。可见,戏曲艺术并非天然与年轻人绝缘。数字化浪潮正激发新的文化想象,只要对戏曲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造,使之适应新的传播载体,戏曲艺术自然不乏受众。戏曲从业者不能将戏曲在普及上的难度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而应该结合戏曲本身的特点,根据当下观众的审美品味,缩小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审美偏差,从而呈现出更多贴近公众、扎根时代的作品。比如,随着影视剧画面质量的普遍提高以及观众对画面质量的苛求,原有的戏剧画面可能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口味。此时,运用专业设备,以极富特色的电视语言提升戏曲画面感,将会极大提高戏曲在普通观众间的接受度。去年的江苏中秋戏曲晚会,首次使用了度自由视角环拍技术,并运用了斯坦尼康、穿梭机等专业设备,这让画面呈现更加立体,画质更加细腻,观众看起来更加投入。通过电视直播,晚会大获成功,获得好评如潮。当然,画面水准只是其中原因之一,抓住数字浪潮、戏曲内容和创新形式等都是提升戏曲传播力、接受度的重要原因。当然,创新的传播形式也可能受到“戏曲变味”的质疑。但是,戏曲的原汁原味呈现当然重要,但对戏曲要素适当分解之后进行要素传播,同样是必要的,它能够加速戏曲本身的“破圈”,让更多人爱上戏曲元素,甚至由此及彼地爱上戏曲本身。此前,很多网友就是因为《待你归来》而爱上了电影《白蛇传·情》,而后者又让同名粤剧在巡演城市一票难求。发展戏曲,壮大国粹,我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百戏之祖”昆曲孕育于此,扬剧、淮剧、锡剧、淮海戏、丹剧等在此熠熠生辉、交相辉映,良好的戏曲氛围为戏曲和戏曲元素在当代的传播、发展奠定了较好条件。激活戏曲的群众因子,是戏曲“破圈”、流行的根基。这样的激活,需要更多有志于戏曲推广的人加入进来,需要更多的创新形式来适应如今的传播特性,只有抓住这波数字浪潮,让更多戏曲和戏曲元素流行起来,戏曲才能吸引更多观众尤其年轻观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