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锐视角文化助力,为乡村振兴立根塑魂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390001.html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正逐步在中国乡村成为现实。乡村振兴中,文化何为?富裕起来的农村,应当拥有怎样的文化生活?如何加强农村文化遗产遗迹保护,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针对这些亟需破解的考题,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他们表示,只有让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才能使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让美丽乡村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三农”文化遗产赓续乡村文脉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深挖好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好文化血脉,能够让农村优秀文化得以保留、传承和发展,让乡村之美变得更加有特色。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提交了保护“三农”文化遗产的提案。“‘三农’文化遗产即农业遗产、农村遗产与农民遗产。”贺云翱解释道,农业遗产偏向产业方面,农村遗产多为村庄风貌、建筑等,农民遗产更多涉及活态的非遗即传统文化,例如节庆、礼仪、风俗习惯、传统工艺等。“‘三农’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和特色村镇、发展农村旅游和农村文化产业、振兴农村特产、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农民致富等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贺云翱调查发现,“三农”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利用中存在着诸多不如人意之处,迫切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将其纳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当前普遍存在‘三农’遗产家底不清、内涵不明、资源流失、特色消解的问题。过去,我们多认为列入国家保护对象的历史村落才是乡村文化遗产的重点区,但我发现,只要是存在百年左右的自然村落几乎都有各类文化遗产的存在,但多无人问津。”为此,贺云翱建议,首先要摸清家底,建立“三农”文化遗产数据库,做好乡村文化遗产调查及价值评估,尽量收集和保存珍贵遗产,防止出现“万村同貌”的同质化现象。同时,针对“三农”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发展,制定专门的政策或工作规划,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当下,一座座村史馆正在中国农村大地上崛起,成为了展示农村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告诉记者,自从白塔村的村史馆建成以来,村民们闲时就会来村史馆走一走、看一看,每年还有数千人次从外地前来参观学习。“村史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把一些农村老物件集中收集起来,不仅为村民记下历史、留住乡愁,更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同时激励和教育我们的后代不忘先贤,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用艺术之光点亮乡村生活流光溢彩的舞台、热火朝天的演出、比肩接踵的观众……多年来,江苏各个文艺院团大力弘扬“文化大篷车”精神,以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幸福感。江苏省淮剧团自年以来,每年坚持送戏下乡余场,脚步遍及省内众多乡镇。“淮剧来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草根性’,它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送戏下乡也培养了一批观众,增强了我们剧种的生命力,看着台下农名脸上洋溢的笑容,作为演员真是有种满足感!”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陈澄每年都会参加省、市和团里的送戏下乡演出。她深切感受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每次送戏下乡,我们都精心准备,既有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又有以反腐倡廉、禁毒禁赌、扫黑除恶等为主题的新编剧目,把国家的方针政策、身边的好人好事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戏小品,向父老乡亲宣传,让大家在欢笑声中明辨是非、受到教育,对国家政策法规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弘扬了正能量精神。”“我们苏州评弹团每年演出达五六千场,其中大部分是在乡村。以前我每年都要演出-场,七八个月都在农村。”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盛小云看来,不同地方的老百姓对文化娱乐方式的喜爱不同,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艺术家要积极走入乡村一线,这也是文艺创作的根基。“各地乡村发展不平衡,助力乡村文化建设需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盛小云说,对相对偏远的乡村,要持续开展“送文化”活动,从百姓生活经验、实际需求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发,“量体裁衣”地开展艺术创作,做好文化惠民。对于经济发展好的乡村,可引导推进农村文化消费,激活乡村文化市场,吸引更高质量的文艺“进村”,这样,农民也能享有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熏陶,形成良性循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需“精准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更符合农村实际、更受农民欢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年,泰州兴化市缸顾乡东罗村入选了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里荒废了几十年、结满蜘蛛网的破旧礼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装修,鲜艳的五角星、三面红旗、太阳光芒以及红色的墙砖,依旧保留原来模样。但变化的是,这里每周都会上演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前来观看,更好地展现了“文化地标”魅力。因为经常参加送戏下乡,陈澄建议,乡村应当适当增设一些室内演出场所。“送戏下乡的过程,基本都是露天进行,老百姓们看戏的时候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条件艰苦,希望乡村里能有一些更舒适的观戏场所,为观众遮风避雨。”多年来一批农家书屋在农村大地上落地生根,解决了农民看书难、读书难的问题,让质朴的乡村浸润在书香当中。“相比于其他的惠民工程,农家书屋带来的改变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让农民汲取文化养分,与让农民‘吃饱饭’同等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副主任刘忠斌说,农家书屋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支点”,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的推进,各地建成了不少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分馆等供农民阅读的场所。不过他也发现,在一些地方,农家书屋却不能物尽其用,有些书屋常年锁门,形同虚设,有些书屋配书脱离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常年不更新,放在书架上无人问津。“就像‘精准扶贫’一样,‘文化养分’也要‘精准投放’。”刘忠斌建议,避免让农家书屋成为摆设,要在对农民文化需求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精准投放”,如推出农民自主选书模式、精准选配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配置一些指导生产、技术提升方面的书籍。同时,后续管理也要跟上,让农家书屋更接地气,真正发挥好“精神加油站”作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王慧白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