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虎
刘唐(刘唐下书)
徐庆(五鼠闹东京)
杨藩(白虎关)
筱杨、袁丽夫妇展示脸谱。王鑫摄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首《说唱脸谱》曾经唱遍大江南北,也让戏剧脸谱这种艺术深入人心。然而,你知道中国戏剧脸谱有多少张吗?近日,在第四批扬州市级非遗项目中,就有一项“戏剧脸谱”。宝应县的筱杨、袁丽夫妇,一共整理绘画出了张脸谱,他们也是目前中国戏剧界,拥有戏剧脸谱最多的人了。
在筱杨的记忆中,戏曲是一直伴随着他长大的。他的祖父是京剧老生、司鼓(称之为鼓师),当年京剧界“十兄弟”中的大哥;父亲筱振庭,是当年上海滩京剧界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外祖父杨金成乃当代淮剧“四大名旦”之首,母亲杨秀英是淮剧著名文武花旦。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筱杨饱受戏剧艺术熏陶,很多戏剧名角都是家中常客,他也对戏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的祖母张菊是一位工笔画高手,从小就教他勾勒线条。于是,他对戏剧脸谱也就有了天然的亲近感。
看筱杨喜欢脸谱,戏剧界的前辈就将脸谱放在他这里。多年来累积了千余张,也让他对脸谱有了全新的认知。
“每张脸谱上的花纹、颜色,那都是有讲究的,可不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筱杨说,“脸谱艺术,其实就是以夸张的色彩、变幻的线条、象征性的图案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达到剧中人物的特定形象,一人一谱、不相雷同。”
筱杨出生在上海,上世纪80年代,老戏开放,筱杨随母亲一起到淮安、宝应等地的剧团教学,此后便定居宝应。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淮剧演员,擅长武生、花脸、老生等角色。
小时候看脸谱,看的是好玩新鲜,但真正走进去,筱杨就发觉,脸谱也是戏剧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在翻看之前的脸谱时发现有些缺失,有点不甘心,于是一边绘画现有脸谱,一边开始进行补缺。”
重新绘制需要很大耐心,而寻找遗失的脸谱就更加艰难。好在,同在剧团的妻子袁丽非常支持他,两人历经辛苦,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有时为了找一幅脸谱几个月不回家。
一开始,筱杨还会受一些剧团之邀出去演出,后来为了创作脸谱,他婉拒了一切演出。夫妻俩就伏在一张小案板上,绘制完成了张脸谱,几乎囊括了中国各类戏剧脸谱种类,其中有好几百张都是濒临失传又被重新挖掘的。
张脸谱并不是代表着个人物,一些人物有多张脸谱。“比如项羽,年轻时的项羽脸谱线条刚劲有力,而‘别姬’时的项羽,脸谱中就要在英武中透露一丝哀伤。”筱杨说。
张戏剧脸谱如何更好传承下去?筱杨夫妇想到用长卷的方式,把这些戏剧脸谱都绘制上去。每张脸谱都按照真人头像大小进行绘制,光是绘画的时间就花去三四年,最终,这幅长卷长达.8米,铺陈开来,每个脸谱色彩鲜艳、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年,长卷初成,筱杨夫妇前往北京找到父亲的好友京剧大师梅葆玖。见多识广的梅葆玖看到长卷也是惊叹不已。他邀请诸多京剧大师前来欣赏,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也赞叹说:“这幅长卷是国宝!里面的脸谱有的我都没看过。”
几年后,筱杨夫妇正式收到“世界纪录协会”的认定证书,确认他们制作的戏剧脸谱长卷为世界之最。如今,这幅巨制由宝应县档案局收藏。
记者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