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大丰新闻"↑免费订阅本刊
李强石泰峰批示,祝贺《小镇》荣获文华大奖近日,省委书记李强,省委副书记、省长石泰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副省长张敬华分别就江苏现代戏淮剧《小镇》荣获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文华大奖作出批示。李强在批示中表示,可喜可贺!希望再接再厉,坚持扎根生活,情系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石泰峰在批示中向淮剧团表示热烈祝贺!他希望,全体演职人员再接再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力作,为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王燕文在批示中要求,省文化厅认真落实李书记批示,狠抓精品创作生产,为文化强省建设多作贡献。张敬华在批示中祝贺《小镇》获奖,他要求,进一步加大创作力度,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推动江苏文化再上新台阶。开放包容——小城让我充分释放创作灵感“我在大丰生活了20年。”徐新华说,“我一直当自己是大丰人。”年底,徐新华从大丰文化局剧目创作室主任调任盐城文化局剧目创作室主任。离开大丰9年,但她从未与大丰的戏剧创作脱钩。每年,她都会回来指导大丰的剧本创作。大丰的戏剧创作者都公认她是尽责的老师,热情的前辈。去年,她成为大丰文广新局的柔性引进人才。而从她的剧本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到大丰的印记。正是因为对大丰的特殊感情,获奖归来后,忙于创作新剧本的徐新华婉拒了诸多媒体的采访,却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上周末,记者在盐城的一个咖啡馆采访徐新华。还是一头飘逸的长发,一双有神的大眼。别人很难将眼前这个神采飞扬的人与一个退休干部联系起来。但对于我们这些熟悉徐新华的大丰人而言,这就是真正的她——永远青春不老,永远神采奕奕。与徐新华交谈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她语速偏快、条理清晰、幽默风趣,谈起大丰充满感情。出身知识分子家庭,14岁到大丰插队,五年后进剧团成为演员。那时,徐新华在大丰是大明星。她活跃在舞台上,唱戏、主持样样精彩。37岁时,她正式开始剧本写作,从台前到幕后,依旧表现抢眼,直至攀上行业最高峰。徐新华美好的青春在大丰,事业的起步在大丰。她说她可能会写一本书,记录自己所走过的路。在这本书里,大丰这座小城绝对是最重要的背景。在大丰的戏剧创作者心目中,徐新华是一个“大神”一样的存在。她为大丰培养了一支业务精湛的戏剧创作队伍。盐城的戏剧创作走在全省前列,而大丰的戏剧创作在盐城也是名列前茅。徐新华说这不是她个人的功劳。“我要感谢大丰包容开放的环境。”回忆起当初在大丰和文友们一起创作的日子,她依旧充满感情。“那段时光很美好。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化圈子。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谈文学、谈创作。”她笑着说,虽然地处偏远的黄海之滨,但他们聊的都是“高大上”的话题。她自幼喜欢读书,马克·吐温、普希金的书她现在还能熟练背诵。以为自己曲高和寡,没想到大丰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大丰,一个人从事文艺创作会得到尊重。大丰的文化人互相鼓励,劲往一处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想写、敢写。”徐新华告诉记者,《大路朝天》《真假二十四小时》《小镇》这些优秀剧本就是在大丰工作时开始构思创作的。当时她从事剧本写作时间不长,在业内也没什么名气。但文化局从局长到同事都特别支持,给她提供各种方便。“当时没有人会预见到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单纯地对一个创作新手的鼓励。而这样的环境对文艺创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徐新华说,因为大丰人的善良与宽厚,她的事业起步可以说顺风顺水。现在,她又把这份善意传递给了更多的后辈。哪怕是一个90后新手的处女作,哪怕是一个短短的小戏,她也会认真看,认真提意见。她认为大丰这样的土壤是应该会出好作品、好作者的。对此她充满信心。目前,徐新华正在写一部新戏《小城》。这部戏被誉为《小镇》的姊妹篇。而在大丰这座小城的生活经历无疑是徐新华的创作源泉。很多业内专家都评价徐新华的戏对人物刻画非常传神,唱词优美又非常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