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淮剧《白蛇传》排练
很难想象,在烈日灼烤着地面,连户外的木头长椅都被晒裂的日正当午,在既无空调又四面不通风的剧院大厅练“出手”,是怎样酸爽的体验。距离8月18日在逸夫舞台的《白蛇传》演出只剩不足一月时间,李德洲和剧中一同饰演“清风明月”守山童的小伙伴们,并没有太多时间来思考“苦不苦”的问题。每天长达6小时的练功,占据了他们所有的注意,指着挂在椅背上被汗湿透的T恤,这群95后的新生代说:“但愿所有的努力,都不白费。”
临时排练厅里桑拿式集训
这么热的天,为什么排练厅会没有空调?这是所有听说《白蛇传》在战高温排练的人首先会问的。上海淮剧团副团长管燕草无奈解释:“淮剧团所在的艺海大厦,我们常用的四楼排练厅层高只有3米多,平时排排文戏问题还不大,可是好像《白蛇传》这样有大量武戏,跑龙套的孩子还要踢枪、练出手,这点层高就不够了。”眼见演出在即,无处可觅理想练功房的剧组,只能跟艺海剧院商量,借了挑高至两层楼的剧院大厅作为临时排练厅。”
图说:淮剧《白蛇传》排练
因本就不是用来练功的,排练厅地方虽宽敞、层高也够,但坚硬滑溜的大理石地板、还有没空调、白日剧院玻璃门无法打开等弊端,让练功条件变得艰难无比。记者赶到临时排练厅的当日下午,红色高温警报刚刚发出,那是穿着夹脚拖踩在地面上,都能感受到热浪的天气,透过艺海剧院的玻璃大门,里面演员正汗流浃背在练出手。门口,除了一个老汉拖着一条狗在立柱阴影里看热闹,空无一人。
绕边门自大厦走到大厅,那闷热将人整个罩住,没走到练功毯边上已然一身汗。刚刚练完,在一旁歇息的唐超,热烈欢迎记者一同来蒸桑拿。千禧年出身的他,是这群同学中年纪最小的,他自嘲是“伪零零后”。聊起来才知道,这样的桑拿式训练已经持续了两周:“没办法,这出戏里我们除了要演‘守山童’这样的小角色,还要客串跑所有的龙套。每个人平均要换装三四次,几乎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台上,光对打戏就有三四场,更不要说还要各种翻跟头,踢枪之类的。”
图说:淮剧《白蛇传》排练
薛凌泽算是这群小伙伴里混出头的,他在剧中饰演有名有姓“韦陀”,但依然还是有不少龙套需要跑。在他看来,既然选了武生这个行当,再苦再累也是有心里准备的:“说高大上点,为了淮剧理想。说接地气一点,干一行爱一行,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为艺术,都是可承受的苦
完全颠覆了传说中“九零后”不能吃苦的假象,同薛凌泽一样心甘情愿的还有剧中饰演白蛇的顾芯瑜。和男孩子们摔打惯了不同,娇滴滴的顾芯瑜人小志气大。她原本是学青衣的,年纪轻轻首度挑梁大戏演白蛇,她低头笑说:“是老师给的机会。”亦不由自信道:“不过也可能因为我是这批学青衣花旦的同学里功夫最好的。”
11岁就离开家乡泰州来上海学戏,9年了,从想家哭鼻子的小毛孩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主演,顾芯瑜也经历好一番心路历程。“每当我想要放弃,妈妈总是会严厉地说,自己选的路,怎么也要走到底。”问到这样热的天气,在大厅里和男孩子们扎堆练功,会不会心中有怨气,“小白蛇”认真道:“我觉得都是可承受范围内的辛苦。”
图说:淮剧《白蛇传》排练
“当演员哪有不受罪的。”顾芯瑜撩起长裙露出脚脖子,上面仍有乌青褪去后的黄色斑痕,“最近几天好多了,刚开始练打戏,为了尽快跟上武生的进度,每日每夜的练,整个脚背到小腿都是青紫的,肿得我都没脸穿短裙或热裤,再热的天也用长裙盖着。”
同样不甘人后的,还有演小青的徐晨曦,娇小的她打戏比“白蛇”更吃重,踢枪、耍剑……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现在,最让她担心的倒不是排练条件,而是“真出手”时能否适应剧场环境。“没有真的上台打过,不知道到时候灯光从哪里照过来,会不会晃了眼睛。好期待快点合成,能让我到舞台上实地走一圈。”
据悉,为了能让临时排练厅符合练功条件,又要保证不影响剧院晚上演出,孩子们每日扛着三四百斤的练功毯和刀枪道具上上下下,也让副导演谭昀心疼不已:“这群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现在只能多鼓励鼓励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个足够层高的排练厅,给到他们更好的练功环境。”(记者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