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普通话观众现场打断独脚戏表演,只

对于许多从小听着海派滑稽长大的上海小囡来说,独脚戏真的是老老亲切呃!王汝刚、李九松、许海俐表演独脚戏《征婚》陈靓、潘前卫表演独脚戏《唱京戏》熟悉到——阿拉只要看到伊拉额面孔立马就能会心一笑!然而,7月30日,黄浦滨江的一场公益演出中,尽管有王汝刚、陈靓、潘前卫等滑稽名家登场,演员却遭遇了前所未遇的尴尬:独脚戏竟被要求用普通话讲?当时,陈靓和潘前卫这对搭档正在表演,观众席里突然传来了一声雄厚的男声:“讲普通话!”独脚戏!普通话?正在表演中的陈靓也懵了“啊?这是要干嘛?砸场子的吗?”两位演员转头作出反应后,那个观众又强调了一遍:“说普通话!”陈靓:“要说普通话啊?”观众理直气壮:“对!”这就有点离谱了吧~独脚戏本来就是以“上海话”为主体语言演出的一种地方曲艺。难道苏州评弹不用苏州话?粤语歌不用粤语唱?好在陈靓修养蛮好,头子够活络,在现场一个劲地打圆场,表示自己会兼顾这位观众的要求,用上海话和普通话来讲滑稽戏,两边“夹(ga)一夹(ga)”。随后,著名滑稽艺术表演家王汝刚老师上台回应:这是上海特色,用上海话表演,没毛病王汝刚还建议这位观众,上海是海纳百川的城市,想融入上海,不妨学一些上海话。你看!这是老艺术家的风度!网友就没有那么好脾气了~毫不客气直接回怼:这位观众不讲文明,太自私!也有人认为,这是上海地方的滑稽戏,肯定得用上海话来演。摒弃上海话对艺术本身而言,便是一种损害。对于独脚戏,上海人是有情结的~余秋雨曾这样说道:“上海是一个戏曲的繁华之地,但仔细推究,京剧来自北方,越剧来自浙江,淮剧来自苏北,算得上本地戏曲的只有沪剧与滑稽独脚戏。但沪剧却也起源于上海周边的农村地区,唯独滑稽独脚戏,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上海这个城市的本地艺术,发源于老城厢的它恰恰代表着上海的城市文明。”王汝刚也曾在一篇访谈文章里提到:“用上海话写剧本和用上海话演剧本,是两个概念。我们滑稽戏演员的脑子是上海话思维,看到剧本反映到脑子里就是上海话,如果是用普通话来表达就要转一道弯子,就像翻译一遍,往往在情绪的表达上就会折损了。”那么问题来了,用“普通话”讲滑稽戏还滑稽吗?记者也上街采访了路人↓↓↓很多市民都觉得上海本地戏曲还是应该用本地话比较好“我是上海本地人,我习惯了用这种语言来听这种戏曲。”“地方的戏曲总是要有地方的特色,作为我们上海人讲起来就觉得老有亲切感的。”“我觉得还是用上海话讲滑稽比较好一点,而且用上海话在戏曲表演当中会很好笑的。”但也有市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折中既要保留传统但如果要传播到全国还是需要用普通话在此相关话题的讨论下,不少网友还表示了对上海话传承的担忧:现在,小孩子学习上海话的语境越来越少,“很多老年人本来满口上海话,但他们在带孙辈时遇到了尴尬。他们用上海话问一句,孙辈用普通话回一句。时间一长,老人家反而被带歪了。”甚至现在不少上海小朋友已经不会说上海话。看到上海小朋友说出这句话,相信大部分上海人的心情还是有点复杂的~如何保护好上海话?保护我们的滑稽戏,独脚戏?仍然是值得大家继续讨论的话题对此,你怎么看呢?新闻来源:

新闻坊

看看新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