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蟾逸夫舞台即将大修,暂别观众一年并推出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a1oelip.html
有近百年历史的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即将迎来为期一年的大修,这也是这座剧场自年改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澎湃新闻从剧场方获悉,修缮后的天蟾逸夫舞台将通过收回出租物业增加剧场空间,改善剧场设备,大幅提升观众的观演体验与演出院团的表演体验。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天蟾舞台。而就在剧场大修之前,逸夫舞台策划了一场“暂歇,为下一个百年之约”——天蟾谢幕演出季。从2月24日到3月11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下属的6家戏曲院团和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将先后在逸夫舞台上演13场演出。让观众有机会在谢幕暂歇的逸夫舞台留下大修前最后的纪念。年全面翻新后的逸夫舞台。曾经承载百年风云历史,暂歇一年后将焕然一新坐落于人民广场的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占据着上海最市中心的位置,是上海历时最为长久、最具规模的戏剧演出场所,前身为天蟾舞台,有“远东第一大剧场”之誉。在百年中国演剧史上留下了不朽传奇。这个剧场始建于年,由英籍设计师设计,施工方为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地基基础施工公司康益洋行。剧场位于福州路(原四马路),最初的建筑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呈拱形覆盖整个场内观众厅。观众席分设四层,共有座位个,成为当时上海新式剧场之最。年整修后的逸夫舞台正门。天蟾舞台落成后就一直以京剧和戏曲演出为主,中国戏曲史上所有的名家几乎都在这个舞台演出过,梨园也因此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据说,“天蟾”的名字取自神话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也是寓意能够压倒当时最有名的剧场之一“丹桂第一台”的意思。80年代,天蟾舞台因为年久失修停演将近十年。年,剧场改建落成并改名为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并延续了它以京剧演出为主的专业戏曲演出场所。天蟾逸夫舞台见证了上海十里洋场的变迁,也见证了戏曲文化的盛衰发展。近年来,逸夫舞台有过几次小规模的修缮和设备更新。但此次为期一年的大修是年之后最大规模的修缮。据悉,剧场大修后将在观众体验和演出体验两方面进行大幅度改善。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收回出租物业,增加整个剧场的面积,未来有可能增加一个多功能厅,而观众比较关心的洗手间面积也将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按照剧场维修的惯例,剧场将增添改善一些适应当下舞台发展的技术设备。剧场的内饰也会焕然一新。不过,剧场的座位数将不会有大的变化。逸夫舞台剧场座位席。资料图剧场歇业但不停业,票务点继续保留,演出不断虽然从3月开始,逸夫舞台就将关门歇业,但剧场总经理潘熠文表示,大修期间,逸夫舞台将继续维持原来的部分服务和演出,为此,他们提出了“停场不停业”和“13分钟步行圈”的概念。潘熠文说,因为天蟾逸夫舞台地理位置优越,很多老观众早已习惯了看戏曲演出到天蟾。剧场修缮期间,上海京剧院的大部分演出将以周信芳戏剧空间为主要阵地,同时辅以市内其他专业剧场。为了为老观众服务,逸夫舞台将在剧场附近设立票务代理点,让观众能够在人民广场市中心买到演出票。与此同时,天蟾会员仍可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及会员服务。确保服务不断、演出不断。逸夫舞台13分钟步行圈演出不断计划与此同时,在逸夫舞台13分钟的步行范围内,还有上海大剧院、人民大舞台、共舞台、黄浦剧场、上海音乐厅、中国大戏院等众多剧场。逸夫舞台计划在这些剧场继续策划举办一些戏曲演出活动,使得剧场停场不停业。谢幕演出季云集7大院团,上演剧目与剧场渊源深厚闻知逸夫舞台即将大修,不仅观众颇感不舍,很多院团也倍感留恋。为此,剧场方特别策划了一个谢幕演出季,为期半个多月,涵盖了京剧、昆曲、沪剧、越剧、淮剧和评弹6个剧种,汇聚来自7家戏曲院团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剧场外景。上海各大戏曲院团都对逸夫舞台感情很深,此次也都拿出了高水准的演出剧目。上海越剧院推出的是《玉兰隽永——纪念越剧宗师徐玉兰系列演出》共3台演出,集中了众多越剧界名家。上海昆剧团以新排剧目《琵琶记》的首演参加天蟾谢幕演出,昆剧团表示,此前剧团很多精品工程剧目都从天蟾起步,也希望此版《琵琶记》能在此获得成功。上海淮剧团的大型传统淮剧《牙痕记》,上海沪剧院的经典沪剧《碧落黄泉》都和逸夫舞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两个剧团以这两部作品来为逸夫舞台谢幕演出。这两年,“天蟾书会”等一系列评弹演出也时常出现火爆场面。为此,在谢幕季的舞台上,上海评弹团将献上一场由吴新伯、高博文等评弹名家们领衔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主题专场》。作为本次演出季的唯一一家外地院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将带来由越剧名家吴凤花、陈飞领衔的四台经典越剧大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孔雀东南飞》、《李娃传》。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每年都会来上海演出,首选就是天蟾。剧团表示,上海既是“绍兴小百花”的起飞之地、品牌铸造之地,也是吴凤花、陈飞等名角的成名之地,能够在谢幕演出季上登台,很是荣幸。3月10、11日,上海京剧院将在本次谢幕演出季中大轴登场,青衣名家李国静主演的《穆桂英挂帅》、武生名家奚中路主演的《艳阳楼》以及由“当代麒派掌门人”陈少云与特邀来自天津京剧院的花脸名家邓沐玮联袂主演的《打严嵩》将相继亮相。梅兰芳与周信芳是中国京剧艺术的两座丰碑,选择梅、周两位京剧大师的代表剧目作为谢幕大轴,对于这座记载了一个世纪京剧舞台兴衰荣辱的天蟾来说,可谓意义深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