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京剧四大徽班简介

京剧的历史,不能不提年的四大徽班进京。四大徽班,就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因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唱徽调、二黄调,故名徽班。当年徽调艺人高朗亭为主的三庆班入京,是京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三庆班以唱“二黄”声腔为主,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徽班陆续进京。后来六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当年四大徽班各有特色:四喜的曲子,三庆的轴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四喜以昆曲见长;三庆以本戏见长(把剧本叫做轴子);和春以武戏打把子见长;春台以童伶见长。京剧之兴,与四大徽班之兴,息息相关。三庆班:原成立于扬州,由江春、夏文洀、余老四等撮合,把三个安庆戏班重新组成了一个班,名“三庆”。后来,三庆班在程长庚的领导下,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四大徽班领袖。其小荣椿科班是京剧历史上最早的科班,培养出陈德霖、钱金福、卢胜奎等名伶,对徽班向京剧的转变,有着突出贡献。特别是卢胜奎(卢台子),特长编新戏。三庆班的连台戏《三国志》就出自他的手笔,此剧共36本。他还编有描写薛仁贵征东的24本《龙门阵》和其它一些剧目,其中不少流传至今,成为京剧保留剧目,也有部分剧目失传,实为憾事。杨月楼、谭鑫培、汪桂芬等清末著名演员也均是三庆班出身。程长庚于年去世后,三庆班逐渐衰落,年在杨月楼去世后,三庆班正式解散。四喜班:乾隆中期组建于安徽,在扬州苏州等地演出。入京后,以演昆曲著名,道光以后所演渐纯为京剧。张二奎、王九玲、刘赶三、杨鸣玉、沈宝珠、梅巧龄、时小福、余紫云、王九龄、孙菊仙、穆凤山等均在四喜班,常演出《盘丝洞》、《五彩舆》等戏。光绪庚子年散班。后来,张长保、王长林复组四喜班,不久于宣统二年散班。张二奎、梅巧玲均做过四喜班的班主。和春班:以武戏见长,是四大徽班中时间最短的,但对京剧发展也很有贡献。和春班首开创京剧武戏之先河,并且编演了诸多的剧本,王天喜的《反诳》、孙桂林的《彩船》、王如意的《胖姑》、宗全喜的《雌黄阵》等戏,当时上座率都很高。但好景不长,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嘉庆帝下旨,禁止演武戏。和春班为扭转局面,编演了《八朝珠》、《御龙珠》等新戏,但一直不景气。嘉庆驾崩,道光即位,三年国丧,不许演出,又影响了和春的营业,道光十三年(年),优秀演员都投奔其他戏班,和春班解散。散后不久,又复班,由于天理教的时间过去一段时间了,和春班便又拿出武戏《水浒》、《三国》,但营业效果还是不佳。再后来,楚调演员王洪贵加盟,常演《让成都》、《击鼓骂曹》等戏,和春班稍有起色。道光驾崩,又国丧不许演出,王洪贵等名伶回转原籍。和春班于咸丰五年左右,散班。春台班:安徽省太湖县一带的戏班,入京后以童伶演出主城。演员有汪年宝(汪桂芬的父亲)等,民国初年解散。 至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西皮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融合楚调之长,兼二黄、西皮、昆、秦诸腔,逐渐发展为成熟的京剧。三庆班老生程长庚(徽调)、四喜班张二奎,(京音)、春台班余三胜(汉调),三足鼎立,称为老生“前三鼎甲”。当时主要以西皮与二黄为主,故名“皮黄戏”。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继散落。徽剧的文场曲牌很丰富,现存大概多首。徽剧青阳腔和徽戏各有一套锣鼓经,效果各具特色。徽剧在清代乾隆以后,广泛流传于长江流域和东南各省。川剧、湘剧、赣剧、闽剧、粤剧、滇剧、黔剧、婺剧、淮剧等各地方剧种,都受到徽戏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