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宜川路街道党工委、宜川路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悦享戏聚宜川共建幸福家园”第十九届宜川戏曲节开幕式在宜川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演。作为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的组成部分,今年的宜川戏曲节于9月26日至10月16日举行。
名家“民星”同台献演
开幕式上,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京剧名家李军,沪剧名家沈惠中,越剧名家傅幸文,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倪泓,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郭茜云、俞景岚,青年歌唱家梦苇,以及来自沪上各戏剧院团的青年演员,宜川社区的文化团队以及各所中小学戏曲艺术教育中心的学生齐齐亮相,共同为开幕式献上一台文化盛宴。
由社区文化团队上海心莲华社会服务中心成员带来的上海说唱《幸福的三姐妹》唱出了“共同富裕奔小康”的美好愿景和各行各业全情投入现代化建设的似火热情,其作者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上海曲艺家协会会员俞蓓蓓表示,本次节目创作的陆氏三姐妹角色职业有演员、医生和教师。其创作灵感来自于参加十九大精神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以及“四史”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个个典型模范人物形象。陆氏三姐妹,分别表现了演员讲戏德,教师讲师德,医生讲医德的故事。她们厚德为人、厚德做事的高尚品德,正是改革开放、全面奔小康发展历程中先进模范身上最醒目的闪光点。
另外,本次的戏曲节开幕式还将通过“文化上海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直播,让更多喜欢戏曲文化的观众足不出户共享线上戏曲饕餮。
社区生活融入戏曲文化
宜川的戏曲文化工作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自创的特色品牌,曾多次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戏曲文化)”等称号。为让更多市民体验戏曲文化的魅力,本届戏曲节推出“戏曲星舞台”活动,在引进优秀演出的同时,首次尝试将戏曲节的文化活动送入服务片区、楼宇商圈、辖区学校、养老院,通过DIY京剧脸谱、戏曲剧专场活动等形式将优秀的戏曲艺术文化成果输送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戏曲服饰展览
十九年来,宜川戏曲节从一场社区性活动逐渐成长为“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的组成部分,得到了沪上各专业院团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每年戏曲节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不仅已成为普陀宜川的戏曲爱好者的盛宴,也会吸引不少来自上海其他区县街镇的戏曲爱好者纷至沓来。
来自老年大学戏曲团队负责人夏莲芳深有感触:“我们团队已经参加5、6届戏曲节了。因为我是宜川本地人,所以当时搞第一届戏曲节的时候,我就在现场。十多年来,宜川戏曲节变化有了很多变化,比如现在参与的小孩越来越多,活动的社区参与度、知名度也显著提升。很多原先不会戏曲的居民,也都逐渐受到文化氛围感染,学起了戏曲,并且有模有样。”
夏莲芳的团队也从原来五六人发展到近六十人的规模,平均每周组织两次团队活动。除了本次来戏曲节现场表演沪剧、越剧节目外,她们平时还会走入各个居民社区,为居民们送去文艺演出。
章紫涵着京剧演出服
而来自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五年级学生章紫涵则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次我来表演的节目是京剧《梨花颂》,扮演贵妃一角。之前由于疫情的关系,我和同学们花了4节课的时间在学校放学后编排完。”从一年级入学后,凭借对华丽服装的喜欢和有趣,她便加入了学校京剧社,一直坚持到现在。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章紫涵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希望今后传承发扬。
在这些少年的背后,也有着宜川路街道未来将进一步深耕戏曲文化事业,着力推动与辖区学校的共建共享,将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带到青少年学生身边的希冀。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奠定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十九年间不断创新拓展
宜川戏曲节是上海唯一一个以各类主流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项目,也是社区举办的以传承性、社区性、公益性为特色的戏曲文化艺术活动。
青少年踊跃参与
从年第一届举办至今,在十九年的发展历程中,宜川戏曲节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开展戏曲根植、拜师结对为抓手,在追求戏曲节目品质的同时更注重戏曲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并实现了与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淮剧团、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剧曲艺广播、上海广播电台东方卫视中心公益媒体群《百姓戏台》栏目、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文化共建,聘请戏曲名家尚长荣、钱惠丽、马莉莉、茅善玉、梁伟平等为宜川社区文化指导员。淮剧名家梁伟平工作室落户宜川。此外,社区五所中小学校分别成立了“京、越、沪、淮、昆”戏曲艺术教育中心。宜川戏曲节开幕式更先后走上了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海电视台演播厅、上海地标性建筑-豫园、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舞台等市级舞台,开展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
同时,街道也将进一步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通过打好文化这张牌,推动文化释放更多的发展活力,为宜川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记者:沈乾编辑:谢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