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我在徐州师范学院(今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专业元明清小说戏剧研究方向攻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赵氏孤儿剧目研究》印制完毕,等待答辩。
聘书
5月20日,先师王进珊先生具函邀请陈多、蒋星煜、吴新雷三位先生担任邓瑞琼和我硕士论文评审答辩委员会委员(陈多为主席)。新雷先生从此是我在戏曲研究和活动方面交往甚密的师长。
收到年9月30日新雷先生信函:
吴敢同志:
很感谢你送给我尊著《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我已收到,并浏览了一遍!你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使我为你大感兴奋的,我在此谨向你表示祝贺之意!
近几年来,欣闻你在徐州步步高升,不仅荣任文化局的第一把手,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你发现了张竹坡年谱(族谱),对金瓶梅的研究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仅此一端,已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王老今年我曾两次相聚(在南京),他老人家身体甚键,干劲很足。他为有你这样的好弟子而自豪。我们也都祝愿着你在新领导岗位和研究领域两方面获得双丰收!
即此专颂
工作顺利!
新雷年9月30日灯下
我今年在本系戏剧研究室做陈白尘先生的副手,本职扔搞中国戏曲史,今年招收2名中国戏曲史的硕士研究生。
吴敢著《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
信中对我多有鞭策,所说“王老”是指先师王进珊先生。
年10月19日上午,由徐州教育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文化报联合发起,徐州教育学院主办之“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讨会”在徐州市铁路宾馆举行。
年10月19日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讨会合影于徐州
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郑琅,文化艺术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卜键,《文学遗产》副主编吕薇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吴书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孙崇涛,中国文化报总编室主任杨胜生,南开大学教授宁宗一,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俞为民,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美林、王星琦,徐州师范大学教授赵兴勤等出席。
下午大会专题讨论,我以《关于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的若干问题》为题发言。晚偕与会师友去徐州会堂观看江苏省梆子剧团张虹折子戏专场(打神告庙、别父、路杖)。会议决定,由徐州教育学院在中国文化报开辟“古代戏曲论坛”专栏,由吴敢、杨胜生主编。
《古代戏曲论坛》
收到年12月20日新雷先生信函:
吴敢同志:
前接你用特快专递寄来的文件后,我即以贺年卡写了回信寄你,想必已经收到了吧!
遵嘱草成一篇“《乐府遏云》揭秘”的短稿,今寄你,请审阅斧正!你告诉我篇幅为一千五百字,我尽量浓缩,初稿写成时为字,所以又削去了二百字左右,现在的字数为一千五百多,按电脑上的统计,连标题、署名等项共为字,超过了93字,你看情况再删。
《乐府遏云》是海内孤本,过去周妙中曾在《江南访曲录要》中报道过但语焉不详。《中国曲学大辞典》中的该条释文是徐扶明先生写的,徐先生没有看到原书,他写信给我,叫我把基本情况告诉他,他根据我提供的目录等材料,简略地作了介绍,没有充分评估其价值。吴书荫同志是亲自看过的,他在《古本戏曲丛刊提要》附载的《明传奇佚曲目钩沉》中引用了《乐府遏云》的材料。我查核的结果,发觉他漏掉了三本曲目没有引证《乐府遏云》。所以在拙稿结尾处提了一下。如果拙稿字数超额,你可删掉这几句。
我考虑到介绍《乐府遏云》最重要的是揭示其56种剧目个折目。因为大家都忙,很少有机会跑到南京来看原书。如果说说介绍,读者不知其内容究竟是什么曲目?为此,我不嫌其烦,干脆把原本目录全部公布出来,这对读者最有用处。当然,这一来便会增加字数,占据了拙稿一半以上的篇幅。为了控制字数,评论探讨的话就不能多说了。目下只能在开头和结语二处精简地扼要地作出考释。我本来想就其中一些剧目进一步加以探究,但计算字数,不能再作发挥了,只能刹车刹在一千五百字左右了
拙稿不一定能用,请你审阅后再说。
你大力支持古典戏曲的研究工作,为学术界作出了大贡献,祝你
在年新的一年中取得新成绩!
新雷12.20上午
(你嘱我编第二期稿子,我也得抓紧规划,这第二期来不及搞专辑。是否搞昆曲研究专辑,目下尚未考虑成熟,等以后再商酌。)
集稿后寄郑,还是杨?
《乐府遏云》
那个贺年卡是12月17日寄出的,附言曰:来件已于15日收到,谢谢!我的稿子已初步写成,内容是讲:明传奇选本《乐府遏云编》。这是南图所藏海内孤本,因为需要核实、推敲,拟于20日或21日付邮寄你。为免你等待,今先告知,以释悬念!建议“古代戏曲论坛”改为“古典戏曲论坛”,可以响亮些。但目下已来不及,将来再说吧!
关于稿子字数以及《乐府遏云》情况,新雷先生反复说,可见其办事精细、周到。
该稿系中国文化报《古代戏曲论坛》第一期(我主编)的约稿,郑是《中国文化报》副主编郑琅,杨是《中国文化报》总编室主任杨胜生,新雷先生是第二期主编。
《古代戏曲论坛》已经徐朔方先生题签,就没再改称。
徐朔方题签《古代戏曲论坛》
收到12月23日新雷先生信函:曰:
吴敢同志:
今接你长途电话,欣悉《中国文化报》郑、杨诸同志想发书影。此事要办还是能办的,只是手续和时间的问题。原来我因你主编的版面很紧,拙稿尽量压缩也已超过几十个字,所以就没有考虑拍照的事。接你长途电话后,我即至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联系,他们讲善本不能复印只能拍照(普通线装书可以复印,五分钟就能复印好)。
拍片需由馆内专职人员拍,因为胶卷要等待一批拍完后才能洗,故而需待较长的时间,费用也较高。不过也不是特别高,大致是拍一张交费二、三十元上下。这费用是小事,我已交付。我决定拍摄的书影是该书有代表性的正文首页(半叶),因正文首页(半叶)不仅有正规的书名,而且还有编选者的题署。
此事我已办了,馆员讲:到下星期听消息。我到下周去催一下,现写信告诉你一声。你也不要等,北京方面你尽管早日发稿过去。如北京方面觉得时间来不及,就不一定用书影。我这里如能至月底催得到南图的照相,则再跟你讲。你看,如南图的照相月底能拿到,是否需寄?需要的话,是寄你还是寄北京?
我在原稿中是写了《乐府遏云》正文首葉的题署的:古吴楚问生槐鼎、钟誉生吴之俊选定,门音(敢按:此字打不出,乃门里面一个音字)夫何光烈、济之童所龙校订,后因字数超过,便删掉了。直接写为“苏州槐鼎(楚问)和吴之俊(钟誉)两人合作编选”。但字数尚超。第三次精简时把括注(楚问)(钟誉)也删了。
按古籍署名通例,如姓在前,则后为名和字号,如“吴梅灵鳷甫”。但如姓名在后,则前面的是字号,所以“楚问”是槐鼎的字,“钟誉”是吴之俊的字。周妙中先生在《江南访曲录要》(《文史》第二期)把“钟誉生”误成了另外一个人,又把吴之俊误认为《人名大辞典》中的那个安徽吴之俊。我曾将题署抄給徐扶明先生的,所以《曲学大辞典》中是把题署写入条目了。
今将我原稿中的行文复印给你看:此书全名《彩云乘新镌乐府遏云编》,苏州槐鼎(楚问)和吴之俊(钟誉)两人合作编选,明末“彩云乘”书坊印行,订成六册,半叶九行,行二十五字。正文首叶的题署是:“古吴楚问生槐鼎、钟誉生吴之俊选定,门音夫何光烈、济之童所龙校订。”现为精简字句,删掉了红笔的几处。如果用书影,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可在“两人合作编选”后加括注(见书影)。
因电话是一下子讲不清楚,所以再写此信,请酌。
祝新年好!
新雷12.23灯下
《乐府遏云叙》
一篇小稿新雷先生就用了这许多心力,可欽可敬。其办事一丝不苟,于此可见一斑。
年9月13日上午,中山大学主办之“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戏曲与古代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开幕。9月15日下午,会议组织游览虎门。“古代戏曲论坛”聘请吴新雷、黄天骥、齐森华、周育德、吴敢、幺书仪、郑传寅、黄仕忠、杨胜生为主持人,正好吴新雷、黄天骥、齐森华、吴敢、卜键、杨胜生与观,遂借机合影,用为纪念。
年日与黄天骥、吴新雷、齐森华、卜键、杨胜生合影于虎门
收到年10月15日新雷先生信函:曰:
吴院长大鉴:
非常感谢你在虎门威远炮台给我拍了多份彩照,你的相机性能特好,所以拍出来的效果也比一般傻瓜机好得多,我收到你寄赠来的相片后,已作为珍贵的纪念宝藏起来了。
顺便有一事讲一下,那就是韩国光州全南大学中文系的梁会锡教授,他是在广州和东莞的会上跟你见面的,当他获悉你将在十一月主办徐州曲会的消息后,很感兴趣,可是在东莞时他没有来得及讲,直到9月17日登上广州至上海的火车后,恰巧在车厢里走动碰到我,才把我抓住,要我向你转达他的意思:他也想参加徐州会议,就不知是否尚有余额?他目下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一年,专供中国戏曲史。如果你院觉得尚有余额可以列席,则请你在日后正式发通知时,也给他发柬。如果有困难,就作罢,不要使你为难。
卜键同志已经到我这里做论文博士生,近日来坐在英语、哲学课堂里静心听课。你在虎门海战博物馆前面给我们拍的七人合影,卜键、俞为民、张宏生和我都收到的,但我的韩国博士生蔡守民没有,可能你没有她的通讯处未寄,她要我向你讨一张,请你寄我转她即可。
即此
祝好!新雷10.15
梁会锡先生参加了徐州召开的“江苏省古代戏曲研讨会”。
年11月14日江苏省古代戏曲研讨会合影于徐州楚都酒楼
年11月14日8:00,由徐州教育学院、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艺术百家》编辑部、江苏省昆剧院联合发起,徐州教育学院主办之“江苏省古代戏曲研讨会”在徐州楚都酒楼开幕。江苏省文化厅原厅长王鸿、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美林、李灵年,苏州大学教授王永健,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苏位东、于质彬,东南大学教授徐子方、徐州师范大学教授赵兴勤,韩国全南大学教授粱会锡,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张继青、石小梅、张寄蝶、林继凡、胡锦芳、黄小午等出席会议。
晚7:00,江苏省古代戏曲研讨会专场文艺演出在中山堂举行,演出节目单为:1、《牡丹亭·游园》(胡锦芳饰杜丽娘,丛海燕饰春香);2、《长生殿·酒楼》(黄小午饰郭子仪,李鸿良饰酒保);3、《义侠记·游街》(张寄蝶饰武大郎,丛海燕饰郓哥);4、《西厢记·游殿》(林继凡饰法聪,石小梅饰张生,沈露露饰崔莺莺,顾湘饰红娘);5、《烂柯山·痴梦》(张继青饰崔氏,李鸿良饰张西桥,黄小午饰院子,王维艰饰衙婆)。
张继青饰演杜丽娘
15日上午,大会发言,冯建民主持,重点讨论推进江苏省古代戏曲研究与酝酿成立江苏省古代戏曲研究会事宜,吴新雷做会议总结,我致闭幕词。
年3月30日8:00,偕马衍、赵天为、孙霞、史春燕、李水莲驱车经宁接吴新雷、俞为民、陈雷去苏州出席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暨古典名剧展演。晚卜键邀饮于得月楼,吴新雷、俞为民、苏位东以及南大、徐州一行19人在座。
年5月25日,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午,卜键、刘美源,冯其庸为主席,陈美林、卞孝萱、吴敢、韦家骅、吴新雷、俞为民为委员。下午,解玉峰、曹文姬、权容浩,陈美林为主席,冯其庸、卞孝萱、吴敢、韦家骅、吴新雷、俞为民为委员。晚宴请于福盛缘,诸委员外,王鸿(江苏省文化厅厅长)、郑云波(东南大学三江学院院长)、李荣德(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卜键、解玉峰在座。
年6月11—14日,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邀请吴新雷、俞为民出任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11日晚宴请吴新雷、俞为民于南郊宾馆,邱鸣皋、吴继光、安宇、赵兴勤、黄强等在座。12日全日吴新雷、俞为民与导师们出席李忠良、王志强、张彩霞、胡利民、陈祥伟硕士论文答辩会。晚即宴请于香江酒店,吴新雷、俞为民、邱鸣皋、张仲谋、胡可先、陈洪、赵兴勤、黄强在座。
年6月14日与吴新雷合影于徐州教育学院
14日上午邀请吴新雷、俞为民来徐州教育学院开设《红楼梦研究与戏剧美学》讲座,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硕士生亦来听课。
年7月4日,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艺术百家》编辑部、徐州教育学院协办之中国古代戏剧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上午举行开幕式,王永敬主持,冯建民介绍,董键致开幕词兼主题报告。吴新雷、吴敢、俞为民、刘荫柏、朱恒夫亦在主席台就坐。晚宴请与会人员于石城会议中心,我致祝酒词,与董键、吴新雷、俞为民、王永敬、王永宽、赤松纪彦、于质彬同桌。此前成立会议组织机构,董键为主席,王永敬为执行主席,俞为民、冯建民、朱恒夫为执行副主席,吴新雷、吴敢为顾问。
年8月15日,温州市文化局主办之“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剧目展演”在温州市举行。会间,与陈多、吴新雷有合影,并说起年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研究生答辩,对先师王进珊先生多有怀念。
年8月15日与陈多、吴新雷合影于温州
年12月25日,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孙书磊博士论文答辩会。24日晚冯建民宴请于小洞天,周旭如、吴新雷、俞为民等在座。25日下午答辩会,陈美林为主席,卞孝萱、王永敬(冯建民代)、吴敢、王星琦、吴新雷、俞为民为委员。
年5月25日,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苗怀明博士后出站报告评议会,韩军、刘水云、赵汶修博士论文答辩会,赵俊伟硕士论文答辩会;24日晚卜键宴请于南苑餐厅,吴新雷、俞为民、解玉峰在座,协商编辑出版《古代戏曲原典集成》事。25日上午,举行评议会、答辩会,陈美林、卞孝萱为主席,王永敬、吴敢、王星琦、吴新雷、俞为民为委员。
年1月10日,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冯保善、金英淑、李淑宁、赵美娟博士论文答辩会。1月9日午,周旭如宴请于夫子庙贵宾楼,王永敬、冯建民、管若松、徐建光在座。
19:00,我为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百人学术讲座暨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开设《20世纪金瓶梅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讲座,美林先生推荐也。10日午,陈美林、萧相恺、张虹邀饮于某酒店。14:00,出席南京大学中文系冯保善、金英淑、李淑宁、赵美娟博士论文答辩会,陈美林为主席,卞孝萱、王永敬、丰家骅、吴敢、俞为民为委员。
年6月3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答辩会合影
年6月3日下午,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王宁、蔡守民、郑志良、刘天振、周小兵博士论文答辩会。陈美林为主席,卞孝萱、吴敢、王星琦、王学钧、吴新雷、俞为民为委员,结果王宁特优,其余皆优秀。
年11月27日晚,应徐州师范大学嘱偕赵兴勤宴请于南京宴月楼,吴新雷、俞为民、王星琦、陆林、徐子方、冯建民、朱国芳在座,徐州师范大学申报戏剧戏曲学硕士点、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事。
年9月2日,我应徐州市台办主任赵碧凌邀,偕其驱车去宁迎接在南京市新华书店讲学并签名卖书的易中天来徐州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楚汉文化研讨会。12:00,宴请吴新雷、俞为民、王星琦、陆林、徐子方、王廷信、冯建民、赵天为于新金鹰。
席间,新雷先生笑称我是剧坛盟主云,鼓励有加。其实,我只是利用在文化教育岗位工作之便,为师友尽力提供若干学术服务而已。此前,邀请新雷先生出席该次会议,他对不能与会再次表示遗憾。
《我和昆曲有故事》,吴新雷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年9月版。
收到年5月24日新雷先生信函,曰:
老吴:
你好!来件是收到的,承蒙你举荐,邀我参与楚汉文化学术讨论会。你的热情,我衷心铭感。但因我届时(也是九月)要到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去研讨明代昆曲,这是早就预定的计划和项目,所以不能前来徐州,谨致歉意!
我近年来仍从事昆曲的活动。因年已七十有四,属于老朽,凡是要伤脑筋的研究性工作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搞了,只是参加一些不伤脑筋的谈谈讲讲、唱唱看看的昆曲活动。不久前(5月9日),到杭州浙江昆剧团开了几天会,又到北京(5月18日)参加了《十五贯》救活昆曲五十周年的纪念会,来去费用都由宴请部门包了。
五月二十二日下午,应俞为民老师之邀,在本系参加了赵天为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俞要我担任答辩会主席)。她的成绩很好,评为“高水平”,全票通过!
上次我已告知你乔迁之事和新址新号,欢迎你下次来南京时光临舍下!
专此即颂
康乐!
新雷5.24
《插图本昆曲史事编年》
其实,新雷先生没有离开科研。他仍在孜孜不倦地探讨昆曲奥秘,并乐此不疲地参与昆曲吟唱。
年12月23—25日,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主办、黑龙江大学承办之中国古典戏曲学术研讨会召开。16:35,我偕赵兴勤自徐州乘K56次去哈尔滨,车遇吴新雷,一路高谈,多为戏曲掌故,既丰富旅程又颇受教益。25日晚会议宴请,与吴新雷、宁宗一、袁世硕、胡世厚、张政文、车文明、赵兴勤、徐振贵、卜键同桌。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发出“关于改变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发出挂靠单位及调整充实理事会的通知”,决定挂靠上海戏剧学院,黄天骥、叶长海为会长,新雷先生为常务理事,我为理事。
年6月29日收到新雷先生信函,曰:
《昆曲史考论》
吴敢老兄大鉴:
承蒙老兄来电话约稿,我当然应命,但长篇大论拿不出来,因为你知道的,非得半年一年的功夫,才能写出研究大论。我眼下属于老朽之列,只能唱唱昆曲开开会,深入下去的功夫是没有了。但老兄说的事,不能不做,于是搜肠刮肚,勉强弄出二篇不像样的资料性短稿,供你选决,不一定合用。如不合用就作罢,不要使你为难。
拙稿是没有时间性的,一年二年都与时尚无关,合用的话,也不是同时用,放着备着再说。
江青演出的戏单是个奇货秘笈,从来未见发表过。但“江青”两字太刺眼,或改题为《李云鹤(江青)演出京剧的戏单》,甚或把江青两字抹掉。读者如愿阅读,文章中自有交待(江青本名李云鹤)。写江青的文章,年年都有,今年纪念话剧百年,照样有文章写她蓝蘋争演角色诸事。写是可以写的,但你那里是否合用,请酌。不是说一定要发表,不发就不发,请酌。
另一篇是书评文章,也不一定能合用,只是应命交卷而已。本来可以拎出二个漂亮的对句作正标题,把“《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评介”做副标题,但我现在用了直接平淡的标题。究竟如何,请老兄审稿后再酌。如不合用,你就不去动脑筋了(我在稿件上用铅笔写的题目仅供参酌)。
我今年已七十五,勉强应命,以后就挤不出东西来了。
遵嘱:我已在6月19日,请你指导的研究生小韩来舍下,叙谈撰写毕业论文之事。小韩很用功,只因徐州没有昆曲剧团,对音律的感性认识较少,但仍可以书面上对许之衡的《曲律易知》进行理论研究。那几天南大图书馆被批改高考试卷所占用,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因搬迁而关门。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也有资料的,今后再去查。
即此专颂
编安!
新雷.6.29
(我校中文系自今年5月起改名为南大文学院)
吴新雷教授近照
信中所说稿件是《徐州工程学院学报》戏曲研究专栏(我主编)所约,新雷先生是一如既往的认真。信中所提“小韩”是我门下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韩红梅,她的毕业论文是《许之衡戏曲理论研究》。像去年信函一样,新雷先生自称“老朽”,这是其养生之道,无为无不为,仁者寿,所以其今已鲐背之寿,依然神采依旧!
年8—10日,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主办、兰州城市学院承办之第八届中国古代戏曲学术研讨会召开。8日8:30—9:00,会议举行开幕式,宋子俊主持,孔庆浩、赵逵夫、叶长海讲话,吴新雷、宁希元、王兴隆亦在主席台就坐。9日全天参观刘家峡、炳灵寺石窟。
吴新雷、叶长海、吴敢年于甘肃姊妹峰
晚偕赵兴勤访叶长海、吴新雷,商谈徐州承办下次会议事,新雷先生对长海兄说:“会议事交给老吴去办,大可放心!”。
年4月23—26日,“汤显祖与临川四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召开。
会间,与会人员互邀合影,我与吴新雷、蔡正仁、赵天为亦有一合影。他们三人,一个小生,两个曲友,唯我是门外汉。26日16:15—16:45,闭幕式,孙惠柱、郑培凯主持,韩生、田仲一成、王靖宇、曾永义、叶长海先后致词,最后吴新雷清唱《玉簪记·琴挑》小生唱段,周秦司笛;又周秦自吹自唱《牡丹亭·惊梦》。
吴新雷、蔡正仁、吴敢、赵天为年4月23日于上海“汤显祖与临川四梦国际学术研讨会戏曲会。
拙著《戏曲格律文献研究》拟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我请新雷先生赐序,收到年1月16日新雷先生信函,曰:
吴敢同仁大鉴:
1月7日接得来件后,化了十天功夫,着实用了心思,细细琢磨,但由于年事已高,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合格。现将拙稿用特快专递奉上,请裁定。其中若有不合适的,或不对头的,你可以直接斧削,或增或删,均由你全权处理。
本来,我已进入八十有一的老朽阶段,无力再接受学问之事,但既承你这位老朋友抬举,盛情难却,只能勉力为之。序中若有用词不当不周或不到之处,务请径自补正可也。
我进入高龄后,主要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病症,所以已不能多动脑筋。这是自然规律,重在平时要注意,不能不服老。我也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能老夫聊发少年狂,再承担事务了!今后在春秋佳日,当然也可以参与不伤脑筋的昆曲方面的活动。
俞老师到温州大学的事你已知晓,我就不必复述了。他去后有电话给我,那边对他特别重视,待遇优厚。由于科研经费充裕,今后有可能叫我们去开个会,大家在一起谈谈,那是很开心的呵!
龙年将至,蛇年快到,我在此遥祝你全家
春节快乐!吉祥如意!
吴新雷.1.16.灯下写
我这个老朽不会弄电脑打字,所以只能把序文手稿寄你。
如见到赵兴勤同志,请代我向他问好!这几年已不流行寄贺卡了,所以你、我、他都不要再寄贺年卡了。赵的学生在俞门下做博士生的情况不变,仍属俞弟子,仍在南大毕业(俞不带走)。
南京大学文学院已于去年搬到离城五十多里外的仙林校区,我们退休的老人当然是用不到去的,这样倒可以安享清净之福了。由于远隔,平时不相往来,那边人和事都不知,具体情况更不知晓。今后如通邮,不能寄南大文学院,那样我就收不到,一定要寄我家中的邮址。
《戏曲格律文献研究》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家盛行贺年卡,自年至年,我收到新雷先生贺年卡10张(年、年各两张)。
新雷先生是把贺年卡兼做明信片的,如.12.28那张:谢谢你寄贺年卡,近日邮来的《协议书》也已收到。我今年第三次半版的任务也已完成,已载于12月25日《中国文化报》。另外,主持人专辑的笔谈稿及生活照也都邮给杨胜生同志了。谢谢你上次在徐州的盛情款待!卜键定于30日再来南京迎接英语考试(温课迎考),一月中先考口语,再笔试。
.1.28那张:感谢你大力支持戏曲研究事业。你为大家创造条件,今年又继续。1月13日的《中国文化报》我已看到,你的发言很精彩,但愿“接力棒”一辈辈接下去。你个人说得太谦虚,我们一定要请你树大旗,我们跟着走。顺便请问,听说你院院庆编刊了8版道林纸院报,特别是印了昆剧演出剧照,我没有,是否能惠寄一份?(敢按:新雷先生很会鼓励人,我本想拉面小旗,都断断续续没有坚持下来!)
.12.22那张:我在本月中已收到工程学院学报9月号的一期,另一文可能会今后发在另一期吧!我在十月底参加了温州会议,没有见到你,听说你是去集美参加他们的会议去了!
《昆曲艺术概论》
新雷先生大序曰:
早在年初夏时节,我就认得本书的作者吴敢君了。那时他在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即今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王进珊教授和郑云波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之学。当他写出学位论文《赵氏孤儿剧目研究》之后,我应邀随同上海戏剧学院的陈多先生和上海艺术研究所的蒋星煜先生一起,参加了他的毕业论文答辩会,我们对于他的文献博览、理论评析和思辨应对的能力都十分称道。
真是能者多劳,80年代中后期,吴敢君曾被任命为徐州市文化局局长,90年代中后期又任职为徐州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但他仍不离书生本色,谋政与治学两不误。在文化局长任内,他对地方戏“徐州梆子”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究,大力推动了江苏省梆子剧团的精进发展。他关心乡邦文献,曾有一项破天荒的重大发现,那就是走基层群众路线,访得明代长篇章回小说《金瓶梅》评点者徐州人张竹坡家的族谱,发掘到过去学术界未为人知的一批新材料,写出了《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辽宁人民出版社.7出版)和《张竹坡与金瓶梅》(百花文艺出版社.9出版)两部专著,从而拨开了张竹坡家世生平的迷雾,拓宽了《金瓶梅》的研究路子,为中国小说批评史添写了新的篇章。
在徐州教育学院院长任内,他亲自承担教学任务,并鼓励师生开展科研工作。他撰著了《曲海说山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2出版),在该院中文系组建了戏曲小说研究室,与江苏师范大学联手培养古代文学(戏剧戏曲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他广泛联络国内专家学者,在.10和.11筹备并主办了两次全国性的古代戏曲专题讨论会,还邀请了江苏省昆剧院到徐州演出,聘请昆剧表演艺术家张继青、石小梅为师生们拍曲教唱,使受业者得以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了戏曲作为综合艺术的学科建设。
通过热诚的学术交流,他跟《中国文化报》总编室主任、主任编辑杨胜生合作,从-年,在《中国文化报》第三版开辟了《古代戏曲论坛》专刊,作为主编,他联络海内学者齐森华、么书仪、郑传寅、周育德、黄天骥、黄仕忠和我,轮流担任主持人,力求把专刊当成传递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接力棒来办,为青年学人提供学术园地。专刊共办了30期,撰稿者有老有小,前辈带小辈,培植了一批戏曲研究的接班人,涌现了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他提携新人的一番苦心,开了花结了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吴敢教授卸去了行政职务,潜心于戏曲学的研究。他担任了江苏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带领学术梯队里的青年学人规划了《中国古代戏曲总目》和《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的科研项目,发表了一系列课题论文。如今又推出了个人专集《戏曲格律文献研究》,书中各篇是他30年来曲学成果的结晶,考述严谨,论列精审,新见创见甚多。总的看来,我认为作者至少在八个层面上凸显了学术亮点:
一、首次对南杂剧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考论。——关于明代中后期批量性出现的新体杂剧,学术界曾有“南之杂剧”、“南剧”、“小剧”、“南杂剧”、“短剧”、“小型传奇”等六种不同的称谓,概念参差,令人迷糊。本书作者在《南杂剧研究》中对此作了历史性的梳理,根据明清杂剧传奇化与明清传奇杂剧化的实际情况,从剧本体制、戏曲音乐、行当演唱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辨析,确认“南杂剧”的概念最为确切,并认为此“南杂剧”,要重新赋予完整的含义,即明清新体杂剧与新体传奇的总和。这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论定了名份。
二、首次对曲牌进行了专题研究。——尾声的名称,经由楚辞的[乱]、汉魏大曲的[趋]、南朝民歌的[送声][和]、唐宋大曲的[彻][煞衮]、北宋缠令的[尾],至南宋唱赚的[尾声],才得到定名。本书作者在《尾声研究》中对作为曲牌的尾声追本溯源,根据《中原音韵》《南词新谱》《康熙曲谱》《九宫大成》等书的谱式,对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传奇的尾声进行了比较,开创性地揭示其各阶段时代性的音律特性,独具识见。
三、首次对戏曲别集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论列。——戏曲别集本应与诗文别集在文献学上列于同等的地位,但囿于传统观念,过去学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书作者在《戏曲别集研究》中对这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诚斋传奇》是第一部戏曲别集,明代嘉靖年间为戏曲别集的开创时期,自明至清经历了发展期、繁荣期和定型期,清代康乾之世的戏曲别集大多是舞台演出本的结集,而清乾嘉以后的戏曲别集,则多为案头读本的结集。这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的独得之见,第一次从学理上建立了戏曲别集的文献概念。
四、首次对戏曲散出选本作出了总体研究。——作为一种戏曲文本形态,自明代嘉靖年间出现《雍熙乐府》、《风月锦囊》等散出选本后,书坊推出的各种选本更是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有《群音类选》《乐府红珊》《吴歈萃雅》等四、五十种,明末有《玄雪谱》《醉怡情》等,清代有《缀白裘》《万家合锦》等。但学界过去局限于个案的研究,缺乏整体的挖掘清理。本书作者有鉴于此,规划了《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的科研项目,从体制上分出剧本选集、散出选本、零曲选集和混合选集等不同类型,开拓性地对明清戏曲散出选本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写了《戏曲散出选本研究》,指出其历史发展经历了产生、繁盛、延续、集成、转型、定格、终结的不同过程,揭示其声腔内涵上关联着青阳腔、徽池雅调、时调青昆和昆山腔的南戏传奇演出史和受众史,真是知微见著,深中肯綮。
五、率先对赵氏孤儿剧目作了深层次的探究。——作者对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杂剧进行了纵向的勾稽和辨证评议,从宋元无名氏《赵氏孤儿报冤记》戏文说到元明南戏《赵氏孤儿记》,又从明代传奇《八义记》说到清代花部戏《八义图》,指出纪君祥的杂剧作品以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为三主角,并为英雄,而宋元戏文《赵氏孤儿报冤记》的主角是公孙杵臼,元明南戏以及其昆曲改编本《八义记》则突出程婴,从而揭示了不同时代的剧作主题和形象塑造的特异性,这样的研究深度前人尚未做到,作者的这一成果可说是达到了学界的领先水平。
六、率先对徐州梆子进行了评估界定。——过去,徐州市与江苏省文化行政部门曾经长期把“徐州梆子”称为豫剧或江苏梆子,本书作者从源流、声腔、语言、剧目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论证徐州梆子的戏曲音乐虽然与豫剧和山东梆子有渊源关系,但却另有个性。譬如豫剧唱腔的音乐旋律起伏较大,四度以上大跳时常出现,而徐州梆子唱腔的音律起伏相对平稳,大跳运用的频率相对要低,旋律粗犷中更见细腻柔和。这证见了徐州梆子不是豫剧,其唱腔明快朴实,慷慨激昂,是梆子声腔大家庭中一个颇具徐州本土特色的独立剧种。这个结论非常重要,评估的结果,终使徐州梆子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厘清了古代戏曲的体制。——中国古典戏曲有南戏、杂剧、传奇和南杂剧的分别,其体制颇有差异。本书作者从戏剧结构、文本样式、角色歌唱、科介表演、演出程序、舞台美术、乐队设置、声腔变化等方面,分门别类地逐一检校,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全面的探讨,厘清了彼此之间继承与演变的关系。
八、解析了《临川四梦》散出选粹的规律。——作者从折子戏的发展演化着眼,就汤显祖剧作自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二百年间诸多戏曲散出选本的选录情况,作了全盘的考查,经过纵向与横向的比对,确证明代万历时期如《歌林拾翠》等选本重在文学性,与原本出入不大;而清代乾隆年间如《缀白裘》等选本重在舞台性,与原本相去较远,特别是念白,大多选自艺人加工过的演出本。作者通过对《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选录折目的比较研究,从中解析了《临川四梦》散出选粹的规律,探究了选粹的脉络,进而论证了明清两代折子戏选粹不同的价值观。
以上是我对本书的读后感,这里把我粗浅的感受写出来,愿与读者相互切磋。
《中国昆剧大辞典》
年4月19日上午,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之“中国戏曲剧种发展史学术研讨会”开幕。晚会议宴请,与郭宇、吴新雷、林鹤宜、蔡曙鹏、刘景亮、张大新、田耕旭、安祥馥等同桌。席间有清唱演出,吴新雷、蔡曙鹏、蔡碧霞、郭宇、王绍军等演唱昆曲、京剧、淮剧、潮剧。
年10月16—19日,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东南大学主办之第十一届全国戏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年年会在东南大学召开。16日晚孙书磊宴请于南京师范大学南山宾馆,吴新雷、曾永义、俞为民、朱恒夫、朱万曙、张国星、孙书录、李鸿良、曹辛华等在座。
17日上午合影后为大会发言,陈美林主持,朱万曙评议,曾永义、吴新雷、叶长海、华玮、吴书荫报告。18日下午大会发言,刘桢主持,延保全评议,周华斌、吴敢、李昌集、胡世厚报告。19日午,赵天为宴请于东方珍珠饭店黑珍珠厅,郑云波、吴新雷、俞为民、冯建民夫妇、赵兴勤夫妇、蒋辰、李水莲、齐慧源与拙荆在座。
收到年8月12日新雷先生明信片,曰:邮赠大作《戏曲格律文献研究》已收读,谢谢!看了你这样厚重扎实的新著,我为你欢欣鼓舞!谨致庆贺祝颂之意!
为纪念先师进珊先生诞辰周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先师王进珊先生的学术交往(载《文汇学人》第期,年12月29日;又载《曲学》第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12月一版)。发表前曾寄给新雷先生,年10月11日其电邮,曰:
王进珊先生副教授证书
吴敢同仁大鉴:
谢谢你电邮传来进珊师的照相和书信资料,令人肃然起敬,缅怀先师,追思不已!
新雷
年11月9日,为祝贺赵天为荣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我偕拙荆去南京,为谈从政体悟。晚即聚饮于玄武饭店聚豪厅,吴新雷、冯建民夫妇、徐子方、李水莲在座。新雷先生爽朗率真,语言与笑声总是连环相间,往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使人至感亲切温馨。
年11月9日与吴新雷合影于南京玄武饭店
其后虽然疫情影响,未能见面,但新雷先生和我经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