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亿人民八个戏,八大样板戏能了解一半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现在的商品房销售,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样板间展示。样板间有两种。一是:开发商装修的,主要为售楼而用,一是:装饰公司为在小区开展业务以优惠价装修,为促销而用,前者以展示房间格局为主,后者以展示设计和施工为主。近年来,家具业也越来越多地引入了样板间模式,引导消费者通过“体验”来进行家具销售。可以说,样板间是一个楼盘的脸面,其好坏直接影响房子的销售。

现代楼市有样板间,在中国近代戏剧史上,也曾有过“样板”,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样板戏。样板戏是种通俗称呼,指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统称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

样板戏的产生,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自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后,我党一直在试图创建自己的文学,并且把文学作为一种革命与建设的工具。因此种种,作为革命现代京剧的样板戏应运而生。只是,后来被人利用作帮派文艺的工具,因而才被历史逐渐遗忘。

样板戏人物总而言之就是三突出、高大全的钢铸铁浇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他们在精神上无限高尚、高大,但却不是普通人,不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

因此,他们是一群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郁的英雄,是按照神话中塑造神的手段加以塑造出来的。

只是,一个重要事实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是经历反复打磨的,在艺术上还是其可取之处的,尤其是它们当中不乏十分优秀的经典唱段,至今仍被传唱。

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样板戏才又被称为“红色经典”,一些剧目又被复排、重演,音像资料被再版、翻刻,甚至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等。

2/八大样板戏

年5月1日,在京举行了革命现代戏会演。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8个剧目参加会演。后来这8个剧目被称之为“八大样板戏”。

同时,“两报一刊”多有报道和评论,称其为“革命样板戏”,或者临时称其为“八个革命样板戏”。另外,那时的样板戏,大都被拍成电影,因而在全国拥有广大观众,广播电台播出的戏剧节目主要也是样板戏。

从年起,除演出样板戏的单位外,各文艺团体全部下放到“五七干校”;各地从事演出传统剧目的剧团,或被解散,或被指定只准演出或移植样板戏。

工矿企业、机关团体、大中小学以至街道居民布置学唱样板戏,而且,演出时不能改动戏中的一个道具、一句唱词,一招一式都不允许走样,否则就是“破坏革命样板戏”。样板戏是那个时代机关、厂矿、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队的保留剧目。

从年底到年,除改编样板戏外,全国没有上映一部新的电影故事片,没有恢复出版一种文艺专刊。这导致了样板戏独霸舞台,呈现出“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文化景观。

前述上榜的八大样板戏,由于都是经过多年打磨,在那个缺少娱乐的年代,也确实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因而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尤其是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还有后来改编成京剧的《沙家浜》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深。

3/经典重温

《红灯记》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及李奶奶、李铁梅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戏中有许多经典唱段,其中李铁梅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最为脍炙人口: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

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透几分。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智取威虎山》是依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改编的,由童祥苓饰演的“孤胆英雄”杨子荣也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永恒记忆。杨子荣的《打虎上山》是现代戏的经典唱段之一: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为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

《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年,北京京剧团将其改编为京剧。《沙家滨》中最经典的一场就是《智斗》。《智斗》是阿庆嫂、刁德一和胡传魁三人最精彩的唱段,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直到现在,还常常被人模仿致敬。

阿庆嫂的《垒起七星灶》,不卑不亢,一气呵成,就连老谋深算的刁德一也对怼得哑口无言: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样板戏中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

电影《红色娘子军》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谢晋执导,祝希娟、王心刚等主演。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红色娘子军》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在芭蕾艺术领域融合了中西文化。

《红色娘子军》中的音乐有《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其中的《万泉河水清又清》,在音乐语言上吸收了海南五指山的民歌,体现出鲜明的黎族音乐风格和特点,同时,在结构方面也十分方整、句式清晰,因而很快传唱遍大街小巷,并于年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优秀歌曲: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打敌人。

红区风光好,军民一家亲。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民团结向前进!

《白毛女》讲述的故事是,佃农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喜儿与同村青年农民大春相爱。杨白劳因生活所迫向恶霸地主黄世仁借了高利贷,之后外出逃债,在除夕之夜杨白劳偷偷回家。

黄世仁闻讯后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喝做豆腐用的卤水自杀(在芭蕾舞中被黄世仁用手枪打死)。喜儿被抢进黄家,遭黄世仁奸污,逃入深山,头发全白。

两年后,大春随八路军回乡,在山洞里找到喜儿,替她申冤雪恨。结尾处,村民们和喜儿一起开会批斗黄家的罪行,庆贺穷苦人的重见天日。

剧中除了深仇大恨,也有儿女温情,比如那段《扎红头绳》,就是全剧的温暖之一: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唉,扎起来!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哎,扎呀扎起来!

《奇袭白虎团》是由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根据人物原型杨育才的英雄事迹,参照《志愿军英雄传》中《奇袭》一文,改编加工的现代战争类京剧。

《海港》也是改编之作,因为,按照上面的指示,样板戏中,需要一出写工人题材的戏,于是,上海市决定将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为京剧。

《龙江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部以抗旱“让水”为主线的戏一出台,便引起了强烈反响。

除了上述八大样板戏之外,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杜鹃山》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因而被称为“样板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