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京剧、河北梆子、秦腔合演《大登殿》。出品方供图
本报电(文纳)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欢度新春佳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录制的《春节戏曲晚会》分别于2月12日大年初一、2月13日大年初二,在央视戏曲频道和综合频道播出。晚会涵盖京剧、越剧、评剧、豫剧、河北梆子、秦腔、川剧、粤剧、黄梅戏、淮剧等数十个剧种,各地区汇集百余位戏曲艺术家精彩亮相。
《春节戏曲晚会》打破原有演播室录制模式,回到剧场空间,选取记录了戏曲艺术百年岁月的北京长安大戏院作为录制场地。由京剧、粤剧、秦腔、越剧、滇剧五个剧种融合的新创戏歌《唱响新时代》,拉开了晚会的序幕。京剧《锦绣女儿》、商洛花鼓《情怀》、花鼓戏《桃花烟雨》聚焦脱贫攻坚,深情讲述脱贫攻坚战中扶贫干部和脱贫致富带头人的耕耘与奉献。京剧、川剧、贵州花灯戏合演的《江姐》,重温红岩精神,谱写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与慷慨豪迈的英雄气概;京剧《沙家浜》、眉户《十二把镰刀》、评剧《黛诺》,再现了血与火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演奏者带来的乐器合奏《北京的金山上》,表达了华夏儿女心系祖国的情怀;歌仔戏作为连接海峡两岸亲情的重要纽带,倾情上演了讲述邻里间互爱互助的《三家福》。
戏曲经典唱段的演绎是历年春节戏曲晚会的亮点特色,《春节戏曲晚会》继续秉承这一传统,选取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艺术特色的经典唱段,精心编排、创新呈现。“姹紫嫣红满园春”展现了传统戏曲在青年一代身上的传承与活力;“经典重现”“巾帼英雄”体现中华民族保家卫国、英勇忠义、向往团圆的精神追求;淮剧、锡剧、扬剧、黄梅戏合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河北梆子《寇准背靴》,广东汉剧《白门柳》,粤剧《七月七日长生殿》等经典剧目,展现了戏曲艺术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秉承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春节戏曲晚会》在精彩演绎戏曲艺术“四功五法”的基础上,注重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结合。戏曲情景剧《逛庙会》,邀请许娣、何赛飞等名家跨界演出,将生动的故事情节表演,巧妙融入传统戏曲唱段;戏歌《春天》将京腔京韵与芭蕾舞相结合,在动听的旋律和挺立的足尖中静待春来;越剧《云水仙缘》以《白蛇传》为原型,以现代视角和全新演绎再现古老传说;相声《牛年有戏》依托曲艺表现形式,让观众在笑声中领略传统艺术的新时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