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的由来: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今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淮剧。
淮剧的历史
长江以北的盐淮地区,自古巫风极盛。明、清以来,香火会、船头会、火星会、青苗会等民间文化活动甚众。人们设花坛,扬门幡,击鼓串铃,载歌载舞,举行驱邪纳吉,酬神祭鬼的图腾仪式。
苏北民间逢节或集镇,都有民间歌舞、打花鼓、狮子舞、玩麒麟、舞龙灯、荡湖船等本民族的民间表演活动。为达人神共喜,娱乐大众,教化民众之目的,一些灯会、庙会和神会活动中,渐渐有了由僮子妆扮人物、演唱故事之类,内容多为神书、劝世文等,这可以看作是淮剧萌芽的艺术土壤。
盐淮地区,是江淮方言区,属北方语系,又受到吴语影响,无卷舌音。尤其建湖一地,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尖、团字清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传有“中州韵”之称,这是淮剧念白的语言基础。古战国时代的“傩”,经过了长期的衍化、精进,内容不断丰富而最终成为——香火戏
淮剧经典曲目
早期的淮剧有生活小戏《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内容简单纯朴,语言诙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大戏则有“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七十二记”(以各种传奇故事而定名)。
它们有实词和专有曲调,有一定表演程式,并有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分行,已初具戏剧的形式。其内容多为反对暴政,抨击见利忘义,歌颂男女之间的真挚情爱。同期,还曾出现过根据真人真事编演而成的“四大奇案剧”,即《丁黄氏》、《急拿王兆》、《药茶记》和《鸭汤记》。
幕表连台本戏始于20世纪20年代,曾盛行一时,主要有《杨家将》、《岳飞》、《飞龙传》、《日月圆》、《安邦定国志》、《封神榜》、《七国志》、《孟丽君》、《郑巧娇》、《乾隆传》、《彭公案》、《施公案》等。这些剧目大多根据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改编,有些剧目在流行演出中固定下来,成为后来淮剧的保留剧目。
20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本头戏《三女抢板》、《舍妻审妻》等,并延续至今。
喜欢看淮剧、听淮剧的朋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