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又名江淮戏,主要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等地区,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在发展过程中受多种戏曲的影响,在唱腔、音乐和表演上都有着很丰富的表演形式,很受老百姓的青睐。清代时期,在民间流行着一种说唱形式“门叹词”,这种门叹词主要由衣民号子和田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一人唱或者二人合唱的曲艺,后来和“香火调”及部分民歌发展为淮调,这时的表演多为民间小戏。
后来在徽戏和京戏影响下,移植演出了一些表现历史生活的大戏。唱腔受徽戏唱腔影响而变化,形成了老徽调。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批有名的演员,淮剧的影响范围也变得宽广,后来又创立了“自由调”、“连环句”。年,淮戏研究组成立,新创了新淮调、新悲调等新唱腔,淮剧渐渐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曲艺剧种。
在发展中,淮剧逐渐形成了以今江淮官话的方言为基础,并兼顾附近的淮安、盐阜等地方方言而戏曲化的一种舞台语言,具有发音纯正、悦耳动听、富有韵味的特点。唱法表演可以分为西路淮剧和东路淮剧,西路淮剧流行的地区是早期淮剧的发源地,唱法以老淮调为主调,东路淮剧则以自由调为主,表演方式较西路淮剧灵活。淮剧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以淮调、拉调、自由调为三大主调。
其中淮调旋律高亢,诉说性强,大多用于叙事;拉调旋律委婉,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而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叙可议,具有综合性的表现性能;小调主要有一字腔、叶字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还有从民间小调滨化的蓝桥调、八段锦、打菜苔、柳叶子调、拜年调等。各种曲调共一百多个,其主调的调式调性相近,基本为徽调式、商调式、羽调式三种类型。
早期的淮剧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后来受徽剧、京剧影响,才逐渐增加了角色行当,形成具有大二三花脸,老少父母旦之说的行当体系。三二三花脸即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其中大花脸主要扮演帝王将相,二花脸扮演较有武功的人,三花脸,即小丑,表演以滑稽、夸张的手法为主。老少父母旦指的是老生、老旦、小生、小旦四个行当。淮剧的剧目很多,早期的生活小戏如《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大戏《九莲十三英》等都很受百姓的欢迎。
比较经典的传统剧目有《千里送京娘》、《孔雀东南飞》、《孟丽君》、《柜中缘》、《血手印》、《打金枝》、《安寿保卖身》、《玉杯缘》、《哑女告状》、《白蛇传》、《李翠莲》、《岳飞》、《吴汉三杀》、《嫁衣血案》、《恩仇记》、《赵五娘》、《莲花庵》等,还有后来创作的《离婚记》、《红灯照》、《奇婚记》、《金龙与婷蟒》、《一江春水向东流》、《诺言》等剧目,都深受百姓的欢迎,尤其以《金龙与螺蟒》为代表的都市新淮剧在戏剧界反响很大。淮剧在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对丰富我国的曲艺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