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304/8714503.html点击音乐静心聆听前两天,我给孙女打电话,叫她在省城给我买两盒《名家名段》经典优秀淮剧唱段的喋片寄给我,过年要看。淮剧是我家乡中戏曲剧种之一,大人小孩都爱看。我老家在扬州市宝应县农村,儿时印象最深的是老家人喜欢看戏唱淮剧。记得小时候老家人只要听说十里八村有唱淮剧的,都会赶去看,家里广播播放淮剧时,老家人是必听的。而且还跟着哼唱,一天劳累也就随着老淮调洗荡干净了。父母常常带我看戏,有时还会教我唱上几句,不经意之中,我也知道了像《牙痕记》、《珍珠塔》等戏的剧情。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淮剧,也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淮剧迷。有一次,大概是我8岁左右,扬州淮剧团来我们乡里唱大戏,我心热得要命。一放学就往家赶,一到家,我就哭着闹着要去看戏。父母怎么说我都不听,最后父母只好领着我走了四里多路。然而我实在太不争气了,或许是走累了的缘故,等到了戏场,刚坐下一会儿,就睡着了。父母怎么把我背回家,压根就不知道。第二天,我总给没有看到戏的小伙伴吹嘘戏有多好。和小伙伴做游戏时我最爱扮演的就是杨宗宝,“金沙滩双龙会,大杀一场,大哥长枪、二哥短剑、三哥马踩、四哥八弟失番邦;三个在,五个亡,这一仗还剩下五郎六郎,还有杨七郎……”18岁那年,我参军到了部队,做了电影放映员。一次到连队放电影,坐在电影机旁的三营二连开始拉歌,战士们高声叫着:“二排长来一段家乡戏,来一段……”这时,我听到一种非常熟悉的唱调。我心头一热,涌起了和亲人久别重逢后的喜悦。那正是淮剧,多么亲切的乡音啊!令我没想到的是它在我离开家乡一年之后,依然在军营里听到久远的淮剧,从此淮剧在我的灵魂里第一次推起层层波澜,撩起了我的戏隐。我利用到南京换电影拷贝的机会,到文化书店自费买了《唢呐声声》、《鸡毛蒜皮》、《河塘搬兵》等淮剧唱片,每次到连队放电影,我会在放映前用唱片机放一些淮剧唱段,从此我在部队认识了好多戏友,有淮安的、盐城的、扬州的、上海的、安徽的等等。他们来自各个地方,但都爱好淮剧,淮剧让我们在军营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到地方,只要知道村里唱淮剧,我都赶回去看。有一次我见一位70多岁老戏迷。我问他:“从你记事起看了多少场戏?”,他笑着说:“记不清了,剧目这有10来个吧。”“哪为啥还要看?”他说,“每回都不一样,每个剧团的台风、服饰、道具、唱腔甚至甩袖提袍、吹胡子瞪眼睛都有所不同。”我终于明白,淮剧岂止是一门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是启蒙老师,曾教化了不少人。老戏迷还告诉一个笑话。他们村有一个口吃的孩子,放学回家见家里着火,火快烧上屋了。孩子满头大汗跑到田头,性急加口吃,对他的父亲一个劲的喊:“着……着……”。他的父亲大声喝道:“唱!”孩子便甩出一句:“呀哈咿呀嗨,家里着火了啊。”其父明白了。是啊,家乡的人们,无不受到淮剧的浸润。其实,我现在不管走到哪儿,最爱听的还是淮剧,那是难以割舍的乡情。
?END?
原创作品需转载请致电小编取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我们致力于保护每一位作者的文字、图片版权,因部分文图来源网络等各种渠道,无法追溯作者,请主动与我们联系,以便奉寄稿酬!同时,欢迎各位作者积极向我们投稿,投稿邮箱:gemaike.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