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滋养这份戏曲文化最肥沃的土壤。
那么,一代又一代的戏迷、票友,
是这份文化结出的最丰盛的硕果,
梅兰芳、孔尚任、柳敬亭等艺术大师
如果说,
泰州戏曲文化底蕴丰厚。
底蕴
A
XIMILEYUAN
戏迷乐园
观戏唱戏
泰州自古戏曲活动繁花似锦。“演戏当年谢火神,挨河架木戏台新;偶然一挤台倾倒,笑煞莫从学滚尘。”泰州民间观戏唱戏风俗之盛,在这首清代《海陵竹枝词》中有淋漓尽致的展现。
俞氏家班
泰州戏曲文化史上,清代俞锦泉算得上是名气最大的戏迷之一。
俞家有妇女昆部,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演出之频繁冠绝全国。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便由俞氏家班首演。
今日桃园中的石舫,是按照俞锦泉“渔壮园”中的戏曲舞台遗图仿制而成的。
争看梅郎
年3月,梅兰芳回乡寻祖,在泰演出引发“万人空巷看梅郎”的空前盛况。不少没买到票的戏迷,聚集在戏院外,靠听广播一饱耳福。
如今,已举办十一届的梅兰芳艺术节,不仅是全国精品剧作的盛会,更是全国戏迷们的狂欢节。每年都有海内外票友前来追星捧场。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各类票友大赛、少儿京剧比赛,更为票友们提供了切磋交流的好机会。
名票生辉
泰州名票不少。有曾荣获“江苏省十大优秀票友”的何静,有刚刚入选文化部主办的“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决赛的火红……他们所在的梅乡京剧票友戏迷联谊会,成立已有27年,年获评第二届“和平杯金牌京剧票房”。
成立于年的海陵区戏曲艺术团是省级特色文艺团队,以扬剧、淮剧表演为主,涵盖锡剧、越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艺术团每年送戏下乡近百场。
年,扬剧戏迷王根桂则个人出资万元,兴建小雨天剧院,还注册成立小雨天艺术团,常年举办扬剧戏迷节。
B
XIMILEYUAN
戏迷乐园
写戏研戏
泰州戏曲文化的兴盛,离不开戏迷票友的贡献。泰州文人戏迷在迷戏的同时写戏研戏,把泰州戏曲文化的璀璨星空映衬得更加明亮。
仲版红楼
泰州文人世家的戏迷,不少人深涉曲学。明清时期,泰州人创作的昆曲剧本便有30部,其中仲振奎独揽15部。他的《红楼梦传奇》,让他成为将《红楼梦》搬上戏曲舞台的第一人。年,这部沉寂了多年的古本昆剧由苏州昆剧传习所在舞台复活。
梅派研究
成立于年的泰州市梅兰芳研究会,现有会员多人,他们学习、研究、宣传梅兰芳精神,先后编辑出版了《梅兰芳年谱》《梅兰芳唱腔选集》《梅兰芳生平纪事》《梅门弟子忆恩师》等十多部专著。创办了杂志《梅兰芳》和《京剧票界》,协同举办了两届全国高校京剧票友演唱会。资深票友徐同华迷梅20多年,专程到南京大学攻读戏剧专业硕士,写作出版了《梅兰芳》中英文版。
戏史挖掘
泰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戏剧与影视学博士钱成研究泰州戏曲史多年,先后出版《泰州戏曲》《海陵声伎甲江南》等多部专著。淮剧戏迷钱新明,痴迷于用戏画的方式解读戏曲文化。“老钱戏画”相继刊登在《讽刺与幽默》、《新华日报》、学习强国等报刊媒体上,市文联还为他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
C
XIMILEYUAN
戏迷乐园
传戏学戏
戏曲文化,从娃娃抓起。年3月,泰州在全国率先试点,将京剧引进中小学课堂。此后,又成立了泰州少儿京剧团。一些知名京剧演员和名票受邀走上讲台,为泰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京剧小戏骨。
梅派嫡传
泰兴鼓楼小学的京剧小社团成立于年,梅葆玖生前曾担任名誉校长,梅葆玖入室弟子陈旭慧等知名京剧艺术家担任辅导员。社团排演的《贵妃醉酒》曾受邀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栏目展播。
国粹进校
大浦小学早在年就在艺术美育实验班开设京剧课。学校邀请梅乡京剧团团长徐少苹授课,先后排练了京剧联唱《我是中国人》《贵妃醉酒》《三岔口》《天女散花》等节目,学生陈贝琳凭《梨花颂》获得全国小梅花奖比赛的金花。
新梅绽放
市少年宫从年起开设京剧公益免费培训班,梅派传人陈正嶶的学生李萍担任指导老师。杨涵静、郑舒心、王诗涵、张妙声、李冰镜、刘童等学员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江苏省戏剧大赛”等全国、省、市比赛中屡获金奖、银奖。
饭后听评话
入夜赏闲戏
孔尚任的传奇笔触
柳敬亭的高歌低吟
梅兰芳的万千风姿
深深镌刻在
时光的河流里
祥泰之州的尘世幸福
就在这浅吟低唱中
悠悠流淌
原标题:《泰州戏迷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