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淮剧 >> 淮剧推荐 >> ldquo西路rdquo淮剧

ldquo西路rdquo淮剧

“西路淮剧”,主要流行在清(江)、淮(安)、宝(应)的下河一带,是淮剧的一个重要源流。两淮地区,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众多的艺术人材。

“淮水笼烟夜色横,栖鸦不定树头鸣。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这是清圣祖玄烨在康熙二十三年()南巡时所写的《晚经淮阴》一诗的诗句。后来,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都曾沿着运河,进入淮安。当时,两淮地区,河工频繁,盐商活跃。达官显贵,宴饮听歌。诗酒唱酬,弦乐不绝。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客观上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戏台筑梦,曲水流觞。歌声行板,辞章连廊。明、清期间,两淮地区的戏曲活动,花雅争胜,百花齐放。当时,最为流行的剧种,主要是缠绵悱恻的昆曲。昆曲以其典雅的唱词、悠扬的曲调,而深得封建士大夫与文人雅士的青睐。到了清中叶以后,两淮地区的“花部”诸腔,逐渐兴起。除了京戏以外,还有当地的淮海戏、泗州戏、柳琴戏等等。而以[香火戏]、[老淮调]为基础的“江淮戏”,也逐渐开始流行,慢慢地崛起于田野。他们吸收、学习京戏的表演形式,引进了部分京戏剧目。因陋就简,破土而出。游走于广袤的乡镇、村落,发展为原始状态的“西路淮剧”。

根据《中国戏曲志·淮阴卷》的介绍,早期的“香火戏”艺人,多是半农半艺。清末时期,“西路淮剧”开始有了相对固定的专业班社,如“蒋家班”、“龙凤班”、“吴应成班”等。这些班社,原来只能演出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演员不够时,只好用“搭架子”的方式,用靠背椅披上服装来充当人物。演出以唱为主,略事表演。光绪三十一年(年),洪泽湖溢,汪洋一片。部份艺人,逃荒江南,以卖艺维持生计。他们驻茶馆、搭土台,赶庙集、唱堂会,从草台走向戏院。前辈艺人们,使这一剧种在江南生根开花。“东西路”相互结合,最终在上海结出丰硕成果,形成富有“海派”色彩的一派支系,丰富与提高了淮剧的艺术水平。

“西路淮剧”的演唱特点,前期一直是沿袭“香火戏”的传统,场面上没有弦乐,只有大、小锣,响板与竹根鼓伴唱,主调以[老淮调]为主,有着表现悲切、激越的艺术特点,音色浑厚,色调粗犷。又称为[淮梆子]、[淮蹦子]。到了民国期间,在两淮一带活动的主要班社,有吉作舟班、刘玉琴班、杨洪文班、周茂贵班、高玉花班、徐大友班与石景琪班等。

当年,我在参与编撰《淮剧志》时,曾经读过一些有关“西路淮剧”的资料。其中,有一篇老艺人杨永明的回忆文章。文中介绍:他十七岁学戏,有两个师父。第一个师父是刘怀仁,他的养女便是“西路淮剧”中赫赫有名的刘玉琴。第二个师父是吴应成,在两淮地区也享有盛名。他的儿子吴守琴,技艺更是全面,能唱各种行当的角色。在《南天门》中演老生曹福,在《孝灯记》中演旦角王月英。尤其是在《潘金莲》中演的丑角武大,最为出色,有“活武大郎”之称。

“西路淮剧”中有影响的前辈艺人,还有很多。他们在淮剧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1、曹月红(——),17岁逃荒至盱眙,被前辈时培收为门徒,悉心授艺,专工旦角。在清、淮、宝一带演出《阴阳河》、《大劈棺》等剧,一举成名。他那典型的西口[淮调],独树一帜,至今仍为研究早期[淮调]的特色,提供极有价值的资料。其子曹彬、媳郭玉蓉,都曾得到他的精心传授,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

2、孙玉波(——)。自幼随父孙学传习艺,工青衣。他在《赵五娘》、《骂灯记》等剧中演唱的[淮调],吐词清楚,清脆爽朗。后来,他又吸收“东路淮剧”的柔婉唱腔,加以改革,因而颇得观众的喜爱。

3、刘玉琴(——)。九岁随继父刘怀仁习艺,后拜淮安范集许永祥为师,专工花旦、青衣,擅长[老淮调]、[淮蹦子],以唱腔优美,表演朴素,生活气息浓厚著称。拿手戏有《骂灯记》、《双槐树》、《孟丽君》等。民国二十二年,她置办衣箱,自组班社,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情赞许。

4、周茂贵(——)。自幼随父习艺,工小生、须生。如《梁祝》中的梁山伯、《秦香莲》中的王延龄。并能演《活捉》中的张文远等角色。扮相英俊,表演潇洒,颇得观众好评。他的唱腔,继承了[老淮调]的唱法,并有自己新的发展。多变的唱腔,配合他那甜润的嗓音,被观众誉为“西路淮剧”的一绝。年,他领衔创办的周茂贵淮剧班社,一直都活跃在苏北与皖北地区,所到之处,常需加场延期。

“西路淮剧”,除了“两淮”,还有宝应。

在宝应,早期有一位很出名的老艺人——周长荣(——)。他原籍宝应县望直镇。十九岁时,拜师杨子良,学唱徽戏。文武兼长,戏路较宽。演出剧目有《二进宫》、《黑风帕》等。三十二岁时,改唱淮戏。与杨子良一起,同组“德胜班”。三十六岁时,到淮安唱戏,与许小丛、鞠培兴、吴应成、赵相山、张夏成、张成远、大小友子等同台演出。根据这位老艺人的艺事经历,可以一窥“宝应淮剧”的悠久历史与活动概况。

另外,约在年出生的张必发(张德福的父亲,张广才的祖父),本县黄塍乡人,唱淮剧。约在年出生的王印科(王文泉的父亲),本县黄浦乡十八角人,能唱僮子腔、徽调与淮戏。还有吉作洲的父亲吉世真,也是黄塍乡人,能做僮子,能唱淮戏。约生于年的鞠二(鞠培兴)与其弟鞠三,宝应县城察阮巷人,[淮调]艺人,颇有名声。

在这期间,唱淮戏的班社林立,有周茂贵的“周家班”、吉作洲的“吉家班”、江长发的“江家班”、王文泉的“王家班”、杨洪文的“杨家班”、耿去芳的“耿家班”等。由此可见,宝应的淮剧,曾经有着比较繁荣、辉煌的时期,它对于“西路淮剧”的形成与发展,曾经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邓小秋简介:

年出生于上海。

年,毕业于上海市文化局编剧训练班。年开始,从事戏曲编剧生涯。江苏省淮剧团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编演的剧目有《郑巧姣》(中国评剧院)、《关羽认妻》(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君臣恩怨记》(晋中市晋剧团)、《王月英挂灯》(扬子江扬剧团)、《画龙点睛》(上海虹口越剧团)、《秋天的思念》(盐城市淮剧团)及《女皇春秋》、《施耐庵传奇》、《深宫求子》、《春从心上来》、《八珍汤》(江苏省淮剧团)等。其中,《关羽认妻》获天津市戏剧节一等奖。《深宫求子》、《秋天的思念》获江苏省淮剧节一等奖。

发表戏剧随笔上千篇。出版戏剧随笔集《幕边乱弹录》与人物传记《淮剧一峰》。并在澳门《华侨报》,连载张云良的回忆录——《梨园春秋》。发表童话数百篇。出版《南极历险记》、《小猎狗探案》等科学童话集十余种。

参与《淮剧志》、《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戏曲志·盐城卷》与《中国淮剧》、《淮剧资料》的编辑工作。获得文化部、中国民委的奖状。另外,编写了《淮剧百年史》,在《淮剧资料》连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