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浦东开发28周年,淮剧浦东人家讲

舞台上,高低错落的普通人家的窗户,带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代记忆。这些窗户如同镜子,照见岁月,照见黄浦江涌动的潮水,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而开场一曲主题歌,更是透出浓浓的上海特色。

9月25日晚,原创淮剧《浦东人家》在美琪大戏院首演。这部作品是上海淮剧团向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28周年献礼,冲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和百部精品而创排的新剧。

《浦东人家》描写的是市井人生,反映的是一个时代。戏剧情节在上海浦东一户人家,几户邻居之间展开,通过他们的故事,再现了在“改革开放”以及“开发浦东”进程中,“阿拉”上海人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历程。

这是一个让人看着分外熟悉的故事,承载着很多观众记忆的作品。讲的是上海这座城市和上海人的故事。看完这部作品,很多观众似乎都能从中找到身边人的影子……

主人公阿珍、阿德、阿林,是分别居住在浦东、浦西的三位年轻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有过梦想,做过努力;郭茂堂、梅阿姨、钱老伯等老一辈街坊邻居,居住浦东狭小弄堂,但邻里之间却相处和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同样心有梦想,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越过越好。然而,当真正面对“改革”的浪潮,面对“浦东开发”的巨大变化,他们努力挑战,苦过,乐过;爱过,恨过;挣扎过,努力过;失败过,也成功过······

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原创淮剧集中了来自全国的主创团队。编剧是曾经创作过豫剧《常香玉》、话剧《红旗渠》等作品的杨林,以及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导演李利宏曾多次荣获中国艺术节大奖、文华大奖、创作过豫剧《香魂女》《常香玉》、话剧《红旗渠》等众多闻名中国剧坛的作品。

杨林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中国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40年,也是中国人在大的社会变革中努力奋斗志,寻找自我,并最终完成现代人格重塑的40年。而通过28年的发展,当年的“上海乡下”已成为誉满全球的国际新城。“浦东开发”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改革开放重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海的戏曲人应该有自己的声音。”杨林说,这部作品既有时代特色,也有上海特色。背靠一座城,面对一江水,我们真的是在写浦东人家的日子,写了很多人的真情实感。

舞美设计边文彤是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她说,接到这个剧作时有如获至宝的感受:“这个剧作有生活的质感,有温度的人物,有暖热观众的情感,是一幅浓浓大时代中鲜活小人物的生活画卷。”

“透过江面的雾气,对岸,有一抹暖色......这是我对《浦东人家》舞美设计上想呈现给观众的最直观感受。湿润的雾气,如同七八十年代看不清未来发展的普通人,他们平静安稳,但内心也许又隐藏着些许不满足。在物件的细节上有年代感和生活痕迹的呈现,用昨日的元素、今日的审美重现我们记忆中的上海片段、浦东印象。”

由于《浦东人家》剧情中的时间跨度极大,也极大地考验了年轻的服装设计周月。剧中,24名群演每人要换3套衣服,加上主演、配演人均2-6套不等,全剧有多达套服装。既要兼顾剧情需要,又要考虑换装速度。周月笑着说,这是她史上遇到的一出最“虐心”大戏。

作为一部原创淮剧,音乐、唱腔和表演始终是最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