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京津冀三地共同搭建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大舞台上,京剧、评剧、话剧、舞剧、儿童剧、杂技剧、河北梆子、黄梅小戏、淮剧小戏……昂扬着自信的风采,以多种方式共聚盛宴、竞相绽放,共同谱写下新时代文艺的华彩篇章。这些舞台艺术作品呈现出哪些特点,又彰显出怎样的文化自信?一起来听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国家“一带一路”智库专家林宏的解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国家“一带一路”智库专家林宏:
本届艺术节参评和参演的舞台艺术节目共计35个类别、85个作品,其中包括话剧、歌剧、民族歌剧、舞剧、民族舞剧、芭蕾舞剧、歌舞剧、舞蹈诗剧、音乐剧、杂技剧、儿童剧,还有音乐会、文艺晚会等,以及17个包括京剧、昆剧在内的戏曲剧种;参加本届艺术节戏曲剧目总数40个。其中,共有59部舞台艺术作品角逐本届文华大奖和各单项奖。此外,还邀请了26部优秀作品参加了本届艺术节的展演。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国家“一带一路”智库专家林宏:
这些作品,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审美体验。整体演出所传递出来的强烈的文化自信,彰显着艺术为了人民的初衷。向世界展示着古老的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呈现出自觉、自主和创新的强大内生力量。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国家“一带一路”智库专家林宏:
这些舞台作品,具有来源于中国文化,蕴含着中国元素,回归中国审美,同时,又兼具国际艺术视野的特点。他们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无论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对历史文化的挖掘,都是对中国故事精彩的讲述。真实、生动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在艺术节的舞台上鲜活起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国家“一带一路”智库专家林宏:
这些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艺术感召力的作品,所体现的完美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给观众带来感动、带来温暖、带来激励、带来鼓舞,所呈现出来的是向真、向善、向美的艺术指向,这是时代的声音,所展现出来的是强大的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张玲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