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有戏
作者:好梦成真
盐城有戏,戏源流长。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古老的盐城很早就与戏结缘。首屈一指的当数淮剧(又名江淮戏)。淮剧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清代中叶,盐城、阜宁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调”。后与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被称为“江北小戏”。由于受徽戏和京戏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唱腔优美、表演细腻、剧目众多的淮剧。
早期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到了民国十九年(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创作了“拉调”,使淮剧表演艺术的影响遍布江苏和上海。著名演员筱文艳在“拉调”等唱腔的基础上,新创出“自由调”,后何叫天创出“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早期的生活小戏有《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剧目。大戏素有“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之称,包括《秦香莲》、《王二英》和《白蛇传》等剧目。
盐城有戏,戏剧繁荣。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等剧团,整理和演出了如《蓝桥会》、《千里送京娘》和现代剧《王贵与李香香》、《种大麦》等优秀剧目,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奖,涌现出筱文艳、何叫天、杨占魁、方素珍、张云良、李少林、马秀英、刘少峰、华美琴等众多著名演员。改革开放以后,淮剧艺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色的教鞭》、《打碗记》、《一字千金》晋京演出,盐城获得了小戏之乡的美誉。《奇婚记》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一举荣获7个一等奖和3个二等奖,使淮剧成为全国戏剧界瞩目的剧种。近年来,戏剧创作硕果累累。大戏如现代淮剧《小镇》、《小城》、《半车老师》、《菜籽花开》、《送你过江》、《十品半村官》等20多部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作品,有16部搬上舞台的作品得到国家、省重点艺术资金资助,在全省连续四届新剧目评奖中,我市获奖数均名列前茅,成为名符其实的戏剧生产大市。
盐城有戏,戏迷爱戏。戏剧繁荣,赢得大批戏迷的喝彩。在盐城,从城市到乡村、剧场到广场、大街到小巷、公园到绿地,到处都能听到戏迷的演唱。戏迷们乐此不疲,有的将词、谱输入平板电脑,有的把清唱拍成“抖音”视频,有的夫妻对唱、老少同唱。唱的是老调新词,唱的是正能量。唱得精神焕发、心花怒放,唱得废寝忘食、如痴如醉。“欢乐戏迷”、“票友大家唱”等活动的举办,让戏迷票友有机会走上舞台,自娱自乐,过足戏瘾。淮剧博物馆“周末大舞台”,吸引众多戏迷的青睐,其中不乏年轻的戏迷。各地淮剧戏谜票友协会、联谊会的成立,老年大学淮剧班的开办,“淮剧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淮剧艺术普及与传承的基础。特别是“剧目展演”、“文化惠民”活动,省、市淮剧团等演出团体“大蓬车”送戏下乡,使戏迷观众过上了富足的文化年。“江浙沪淮剧票友盐城大联欢”,给戏迷观众送上了丰厚的精神大餐。戏迷入戏、爱戏,让人记起了凌顺武的《买油条》、梁国英的《太阳花》,记起了“苏北筱文艳”裔小萍,记起了戏剧界奖项“大满贯”得主、淮剧世家陈德林、黄素萍、陈澄、陈明矿等淮剧名家,更记起了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责任。
盐城有戏,戏逢盛世。淮剧事业的繁荣,赶上了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就是要让生命的每一天月朗风清,让未来的人生海阔天空。新时代,展现新希望,体现新作为,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党的旗帜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文化惠民助推“两海两绿”、小康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是要弘扬红色文化,利用淮剧等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盐城有戏,盐城有望。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人人是观众,人人也是演员。我们要在各自的角色中,用智慧和精神,展现大格局,塑造新形象,以文化软实力,为时代大剧增光添彩,为盐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独家首发于潇湘夜雨原创文学平台,若转载或刊用本文,需经本平台授权,请与本平台联系;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刊用的侵权行为,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您好!欢迎